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297篇
科学研究   5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8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在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可以用"内圣外王"来概括。文章主要分析了儒家"内圣外王"这一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一思想开创于孔子,发展于孟子,完善于荀子。  相似文献   
992.
教育理想之所以是理想而不是空想,就在于它与教育现实联系密切。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关联出发,可将教育理想的存在形态分为三种,即价值形态教育理想、知识形态教育理想和实践形态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993.
犹豫区间直觉语言型Z-number(HIILZN)是在语言型Z-number基础上拓展而来的,在处理现实世界决策上扮演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提出了在以犹豫区间直觉语言型Z-Number为信息环境下决策者有风险偏好的多属性群决策模型,探究决策者不同风险态度对权重和方案排序的影响,对于进行金融投资以及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决策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提出了两种新的语言尺度函数,并基于语言尺度函数,提出了HIILZNs新型距离公式,并利用与HIILZNs正理想点的距离提出了HIILZNs的排序值公式。进一步地基于距离公式提出HIILZNs距离相似度公式,并利用距离相似度构造最优模型求解最优专家权重。接下来提出HIILZNs熵公式度量HIILZNs自身的不确定性,并基于决策者风险态度提出风险偏好因子,然后利用风险偏好因子和熵公式定义了风险偏好函数。最后构造排序值加风险偏好函数最大化的最优决策模型求解最优权重,然后利用WAA算子集结每个方案的属性值得到综合排序值并排序,并探究不同风险偏好下属性权重的变化以及对方案排序的影响。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在新儒学那里 ,对宇宙本体的探索和对人生境界的提升是统一 (同一 )的 ,尊德性和道问学是统一 (同一 )的。但这种统一 (同一 )恰恰构成了其学说的内在矛盾 ,即为学与做人的紧张 ,理论与实践的紧张。这种紧张潜含着真和善的矛盾。本文借引王夫之的观点对这种矛盾做了揭示 ,同时对新儒家本体境界理论所潜含的现代意义也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995.
《诗经》展现商周人们的审美人生相。类意识之自由美,彰显人与客体的和谐;类存在之反思美,高扬主体生命精神;类价值之理想美,显示审美人生意味的追求。  相似文献   
996.
在新课程改革中 ,由于校本课程成为三大新课程之一而占有特殊的地位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理论界虽有不同的理解 ,但因其特殊性又使得对其开发成为了必然 ,校本课程开发受到诸多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具有哲学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是教学理念的新取向,是教学实践的发展方向。但是,回归生活世界作为教学理念新的发展取向,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以成人的逻辑对待儿童的哲学,把儿童作为成人来对待,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决定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世界的误区。  相似文献   
998.
以许地山的《缀网劳蛛》与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为例,探讨两位作家作品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追求与社会现实的邪恶、圣女与“贞女”以及世俗化的人生观照与宗教化的人生归宿的矛盾。  相似文献   
999.
美学范畴既用来概括审美对象的不同美学特征,也用来表现人们的不同审美感受。美学史上对崇高这一美学范畴的论述多集中于对其本质特征的探析,而对其作为审美感受、情绪体验时的心理特征的认识不够充分。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崇高的话,纯粹精神的崇高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1000.
以文学形式为切入点,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为理论起点分析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文化现象,是伊格尔顿文学观念的理论核心。在伊格尔顿看来,现代文学话语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它的生成及转变与西方社会和历史的变化有着内在的社会关联,这种关联不是体现在文学内容上,而是体现在文学形式上。打破文学的自律性幻想,引入文化研究的思想,进而在深层次上突破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观念是伊格尔顿文学观的现实指向。作为“左”派理论的重要代表,伊格尔顿的文学观念具有鲜明的反本质主义色彩,但也体现着这种“左”派理论的泛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