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13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基于知识联盟的企业核心能力培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李焕荣  林健 《科研管理》2001,22(3):20-26
本在论述了企业核心能力与知识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企业的知识,特别是内隐知识的学习、吸收、应用和创新。通过分析,论证了知识联盟是培养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在知识联盟组织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机制来培养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52.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和材料统计分析等方法,着重对我院和安徽省现有6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有关计划措施,进行专题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院和安徽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培养目标尚不明晰,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要求,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研究认为:为了不断培养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专业人才,进一步增强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活力,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加强专业课程与学科建设,加快调整专业结构,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不断深化改革,面向社会、依托市场、协调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53.
图书馆员核心能力:职业精神与信息能力的结合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李爽 《图书馆杂志》2005,24(11):3-6
图书馆员核心能力的讨论表现为基于职业的图书馆精神、支撑职业精神的核心能力和以图书馆员为职业精神的载体。图书馆员核心能力区别于图书馆事业的核心能力和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图书馆员核心能力是图书馆职业精神与信息能力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4.
从学习知识的过程,分析能力结构的发展和组成,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特点,提出以能力本位思维构建高职生矩阵式网络化的能力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5.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却屡屡出现,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为基础,简要分析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涵,阐述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以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6.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公共图书馆2011~2012年各种业务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近年来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业务发展现状,并对其面临的发展障碍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57.
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是国际大趋势,成为保障成人教育以及终身学习质量的基础。在德国波恩召开的“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国际比较视角”学术会议呈现了诸多研究热点。成人教育工作者能力建设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学者提出的关于成人教育工作者核心能力的界定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根据工作场所进行分类的禁锢。学者认为其能力开发,学术专业化是专业化的重要基础,持续专业发展是贯穿工作者职业生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成人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认同,“谁是成人教育工作者”是会议讨论中最难得出统一答案的问题,关键是在广泛定义成人教育工作者与“专业界限”之间需要有一个理性平衡。这次国际会议西方话语体系占主导地位,创造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中国经验”,是推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58.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翻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我们深入研究翻译本质与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运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在帮助学生外延思路、增强语言联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9.
The validity of teacher ratings of adolescents' social skills was examined in a follow-up study of a cohort sample of 395 students from seventh to ninth grade.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the teacher ratings on Social Skills Rating System (SSRS) was examined at two points in time, and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the SSRS was confirmed through factor analyses. The findings indicated multi-informant consistency in ratings: teacher ratings consistently covaried with teacher ratings of problem behaviour in the classroom and academic competence, sociometric nominations by peer students, and grade point average in selected school subjects. Teacher ratings also produced construct-relevant group differences, with students referred to psychosocial and educational helping services receiving significantly lower ratings than their nonreferred peers.  相似文献   
160.
Comparing reading test result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competence' as internalized literary conventions, the present article proposes a revision of the conception as well as a model view for practical use. Two Russian students' texts, produc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n ongoin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 are used as examples, showing that literary competence cannot be reduced to internalized literary conventions, although they are recognized as a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literary competence. In accordance with Mikhail Bakhtin, aesthetical reading is understood as a profoundly personal act, taking place beyond conventions. Therefore, if too much attention is paid to 'performance competence', 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literary competence can be overlooked: 'constitutional competence', the hallmark of the human species, according to Aristotle; 'literary transfer competence', more or less identical with the 'subtilitas applicandi' of the hermeneutic tradition. In the light of this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competence, the article also tries to discern typical merits and weaknesses of literary school cultures in Sweden and Rus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