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2249篇
科学研究   255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8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增值税立法将填补我国税法体系中无流转税法律的空白,而增值税实施过程中沉积的许多问题应借立法契机予以明确。在简要回顾三十年来增值税改革历程的基础上,一方面提出了目前增值税税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无偿赠送内涵不明确、销售自产货物的同时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计税方法的界定不准确、农产品抵扣制度不合理、交通运输企业征税和税款抵扣脱节、企业不同操作情况下带来的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计算公式结果的不同等"几个具体问题,分析了立法要解决的难点并提出了立法建议。另一方面提出下一步增值税立法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及扩围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22.
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分析了近期网络上大量使用的流行语"被XX"的结构特点。通过转喻映射理论剖析了"被XX"结构的扩展机制及构式意义。  相似文献   
23.
朱熹的《大学章句》将大学之道落实为"明明德"的内修外推过程,以"明明德"为根本,贯穿三纲领的始终。八条目与三纲领相对应,明明德也就是修身的内在表现。在实现止于至善的过程中,要按照八条目的近道顺序进行,即达到"明明德于天下"需要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  相似文献   
24.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从用法、意义、举例等几个方面对副词"都"的说明多有疏失,存在描写不全、义项失收、释义杂糅、义例不合、引例偏晚等问题。  相似文献   
25.
为了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需要,基于探究式教学思想和CDIO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总结出能力进阶的系列化探究式项目教学的设计思路,结合正在实施和推进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卓越工程师教改试点班工作,给出了探究式项目教学的设计案例,可为相关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6.
魏源是我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人物,他一生硕果累累。在哲学、文学、地理和方志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身为湘西人,魏源与现代意义上的湘西有着不解之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魏源是现代意义上的湘西人;他的《圣武记》卷七对现代意义上湘西的乾嘉苗民起义进行了具体的载述,为清中叶划分提供了充分的史料依据;审定刊校了道光本的《凤凰厅志》。  相似文献   
27.
汉代循吏在历史上是颇具人格魅力的一批官员。他们在注重发展地方经济、关心百姓疾苦、积极传播儒家文化的同时,还以身作则,清正廉洁,遵守法律,深得朝廷的认可和百姓的尊敬与爱戴。  相似文献   
28.
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组织正面战场的同时也开展了敌后游击战。国民党的敌后抗日游击战是以失败告终的。文章从乡村政权建设的视角分析了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走向失败的原因:国民党虽然在基层政府建构、基层政党建设、基层社团控制等方面加强了敌后乡村政权建设的力度,但其所采取的政策违背了敌后人民的利益,得不到敌后人民的支持,因而未能建立稳固的乡村政权。国民党乡村政权建设的失败是其敌后游击战难以长期坚持,最后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匣母在徽语的共时语音系统中共有11种语音形式,这种共时变异是匣母在徽语中古今演变规律的体现。多种语音形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层次关系,其中最古层是匣母读同群母。  相似文献   
30.
"骆越即西瓯"、"骆越非越族",这是学者长期争论的问题。作者研究认为:骆越与西瓯是越系民族之下的两个分支,先秦与汉朝时期,两者都分布在岭南交趾地区;西瓯分布在桂东,骆越分布在桂西南与越南北部,两者关系紧密。在秦代,西瓯属于桂林郡治下,骆越属于象郡治下;在南越国时期,西瓯和骆越被南越国侵占,因此史料才出现"瓯骆"一词。从考古发现来看,西瓯和骆越的文化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骆越非越族"的观点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