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方晨 《国际新闻界》2020,(4):134-155
以詹姆斯·凯瑞的讨论为源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闻史观变革运动推动了美国新闻史研究走出辉格式的、线性的、进步的传统范式。大卫·诺德延续了凯瑞的新闻文化史路径,将其进一步聚焦到以阅读史为代表的新闻机制史的范畴中。他的《新闻的共同体》重新定义了"新闻"与"新闻史"的内涵,从"生产的共同体"和"接收的共同体"两个维度阐发了北美新闻传统中的共同体精神。他的新闻史研究试图将文学批评、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兼顾人文主义和社会科学的新的关于传播的历史。由于他的新闻史观是地方性的,国内研究借鉴时要注意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
随着社会正义呼声的高涨,以美国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沃尔泽和英国政治哲学家戴维·米勒为代表的多元正义理论迅速发展,在社会正义理论中独树一帜.沃尔泽和米勒在多元主义正义观的立论背景、理论基础、应用原则、研究范畴等方面既有共同之处,有存在一些不同见解.我们可以将沃尔泽的多元正义思想归结为"社会类型多元正义说",将米勒的正义思想界定为"社会情境多元正义说".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美国19世纪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的篇章结构及象征意义的分析,探讨了《瓦尔登湖》的艺术魅力和认识价值以及超验主义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的小说致力于探索现代社会的特征和现代人类的真实生存境况;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了个人生存窘境和个体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将作品的阐释和人类的生存思考融为一体,应用查尔斯.泰勒的自我理论,来解读塞林格的成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及对人类道德信仰危机的焦虑和隐忧;分析主人翁霍尔顿的道德自我的组成因素和内在矛盾以及道德自我的分裂以何种方式影响了霍尔顿的人生选择,以至于进一步导致了他的生命悲剧。  相似文献   
95.
帕金翰"超越保护主义"媒介教育观点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媒介教育理念的英国当代媒介教育家大卫·帕金翰的"超越保护主义"观点进行解读,对英国媒介教育阶段变化的原因进行探究,以探寻该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意义、深层次原因及其本质,为中国特色的媒介教育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6.
《换位》:后现代小说文本的"万花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维·洛奇校园小说三部曲之首的《换位》,以美国的两位教授根据交流计划互换职位开始,由 意外事故而双双加入对方家庭,在对称情节中形成一系列对称关系的人物组合,小说运用传统和现代多种文 体、叙述风格和技巧,与大众文化形式相融合。灵活多样地制导读者与文本的审美距离,展示了后现代主义小 说文本"万花筒"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7.
徐晶 《考试周刊》2010,(25):26-27
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主观能动地跳出语言层面的束缚。结合译入语语言文化背景,对原作的内容含义和文化精神进行再创作。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对语言形式的叛逆是为了达到功能对等,是为了更好地忠实于原文。本文将通过对David Copperfiel两个中译本的浅析,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及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推导理论为理解人类交际过程中违背交际准则的对话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小说对话中作者通常故意违背交际准则以达到传递会话含义的目的。在翻译小说对话时,使用"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推导理论,使译文与原文在语用效果上等值。《红楼梦》两译本中对人物对话的处理为总结小说对话翻译策略提供了原材料。  相似文献   
99.
In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judgments of emotion from nonverbal vocal cues, content free speech tapes designed to express one of the four emotions of happiness, surprise, sadness, and anger were presented to 47 American and 56 Japanese children, ages 4 through 9. The children indicated which emotion they thought was expressed by selecting a color photograph depicting one of the four emotions from a small group of photographs. Four- and 5-year-old American children were able to identify the emotion surprise, while American children 6 through 9 correctly identified all four emotions. Four- and 5-year-old Japanese children, on the other hand, were able to identify both surprise and sadness, while 6-year-olds correctly identified happiness, surprise, and sadness. Japanese children aged 7 through 9 were able to identify all four emotions. The results supported the concept of increasing decoding ability with increasing age across cultures, but also provided evidence for culture bound differences in growth of nonverbal emotional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100.
The structure of David’s Bloor argument for the Strong Programme (SP) in Science Studies is criticized from th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f anti-skeptical, scientific realism. The paper transforms the common criticism of SP—that the symmetry principle of SP implies an untenable form of cognitive relativism—into the␣clear philosophical issue of naturalism versus Platonism. It is also argued that the concrete patterns of SP’s interest-explanations and its sociological definition of knowledge involve philosophical skepticism. It is claimed, then, that the most problematic elements of SP reside primarily in philosophical skepticism. It is also claimed that this sort of criticism can be directed against other more radical, versions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