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4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功能主义理论中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主张评价译文的标准不应局限于“等值”(equivalence)为核心的翻译观,而应该衡量译文是否对某个翻译目的“充分”(adequacy)。本文对翟氏译本中译例的翻译现象与翻译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聊斋》译本作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翟理斯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始终如一地受自己翻译目的的指导,因而翻译策略缺乏连贯性,没有很好地达到自己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32.
庞慧英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6-18
戴·赫·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在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中都探讨了关于人性的解放与人的生存问题,关于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而宗教思想则是贯穿于劳伦斯一生的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他对宗教的理解也随着他的创作而不断地改变、发展和完善。在他的作品中,劳伦斯强烈反对清教徒思想对人性的压抑和扼杀,并勇敢地提出了强调无意识和性意识的“血的意识”理论。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他曾经希望能找到一种原始的宗教来拯救人类以及当时的英国社会。在晚期的创作中劳伦斯又进一步提出了“星际平衡”理论以追求人性的彻底解放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关系,至此他把宗教救世上升到了一种关于人和宇宙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33.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在他的作品中,他善于运用现代主义的象征手法,为其小说服务,以推动故事情节,渲染气氛。本文拟从其象征主义手法,尤其以“月亮”这一意象在其主要小说作品中的独到运用为例,对其产生的特殊效果加以阐述和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小说作品的意境,深挖作品内涵,升华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4.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一生致力于揭露20世纪初期英国工业社会的弊端。在劳伦斯看来,工业化无疑是造成环境肮脏、人性倍受压抑以及人际关系扭曲的罪魁祸首。劳伦斯对工业化的批判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看待问题必须以矛盾的观点去全面客观地观察,以免得出片面的结论。从矛盾论的角度看,劳伦斯的工业观是片面的。他一味地夸大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而完全忽视了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一切利益和实惠。本篇论文从矛盾论出发,分析了劳伦斯片面的工业观,旨在避免读者持有同样片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35.
In Skellig, Kit’s Wilderness, and Clay, David Almond employs various types of intertextuality to enrich his narratives. Through the use of allusion, adaptation, collage, and mise-en-abyme, he encourages his adolescent readers to seek out precursor texts and to consider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texts and his own. By so doing, he demonstrates the respect he has for his readers and empowers them to become active makers of meaning.
Don LathamEmail:
  相似文献   
36.
黄哲伦的《蝴蝶君》对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解构和颠覆,反映了美国华裔作家对西方文化的东方主义构想的抵制与反抗。但《蝴蝶君》呈现的另一种东方主义,让我们看到了身处两种文化冲突中的美国华裔作家既要力图摆脱西方主流文化强势影响,寻求自身文化主体地位的准确定位,又要争取主流文化认同的矛盾心态。《蝴蝶君》是黄哲伦文化策略的体现。  相似文献   
37.
劳伦斯小说创作的主题是男女之间的关系 ,其性爱理想是两性之间灵与肉的和谐交流 ,这与其生命哲学和性宗教思想息息相关。然而 ,他在小说中表现的男女之间的三种关系却与其性爱理想存在着深刻的悖论。因为劳伦斯性爱理想的实质是树立男性霸权地位并对女性的独立进行压制 ,这是与作者自身的特殊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38.
功能主义理论中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主张评价译文的标准不应局限于“等值”(equivalence)为核心的翻译观,而应该衡量译文是否对某个翻译目的“充分”(adequacy)。本文对翟氏译本中译例的翻译现象与翻译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聊斋》译本作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翟理斯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始终如一地受自己翻译目的的指导,因而翻译策略缺乏连贯性,没有很好地达到自己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39.
论黄哲伦在《蝴蝶君》中对东方主义的不完全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从其特殊的文化身份出发,创作了剧本《蝴蝶君》。该剧倒置了东方主义长期以来构建的东西方关系,颠覆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女子刻板印象,讽刺了西方白人对东方女子不切实际的幻想,向西方文化霸权提出挑战。但作为自幼接受白人主流文化教育的第二代华裔移民作家,黄哲伦对东方主义的解构又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解构是作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个人经历及民族文化身份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恋爱中的女人》是英国现代小说家劳伦斯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劳伦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抨击达到了极至。他认为现代工业文明破坏了自然环境和人类本身,使得人类世界蒙上了死亡的阴影;劳伦斯在小说中主张以死亡消除死亡;但是小说的这个主题本身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