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40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在充分归纳前人对“的”字短语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的”字短语的附着性、概括性、指称性、对等性、独立性和可转换性等特点,并对《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对“的”字短语的界定提出了商榷意见,对“的”字短语作了较为合理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2.
2007年高策、徐岩红老师撰文就山西繁峙岩山寺壁画《水碓磨坊图》的机械原理进行了初步探究。但该文对壁画中水磨机械结构的判断值得商榷,归结到一点,他们没有认识到,这部水磨属于立式水轮通过正交齿轮系统驱动下磨盘转动的传统水磨。此外,壁画《水碓磨坊图》反映了水碓与水磨加工粮食的诸多技术细节,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103.
德瓦尔关于潘属猿如何谋求和平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一.生存与繁殖竞争决定了社会成员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的可能性,但冲突的危害也已使社会动物演化出了多种避免与解决冲突、维持和平的自然机制;二.潘属猿的求和与维和之道主要有:容忍、和解与干涉;其具体方式主要有:1.通过抚摸、拥抱、毛皮护理及性行为来安抚对方从而使对方能容忍自己的行为或通过自我克制来使自己能容忍对方的行为,从而避免冲突;2.通过冲突双方的主动和解或经第三方调解来达到和解;3.通过第三方的威慑与干涉来制止冲突、维护和平。  相似文献   
104.
戎州山谷祠系戎州人士为纪念黄庭坚而修建,建于南宋,迭加修茸,至今已达七百余年。戎州人曾在山谷祠共祭诸葛亮,建筑总体共三合两分。山谷祠自修建以来,便对宜宾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繁荣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融汇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05.
陆机的《文赋》与陆云的《与兄平原书》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阐发了当时诗赋审美化的一系列标准,反映了西晋文人的“美文”观念。刘勰是魏晋南北朝“美文”观的集大成者,《文心雕龙·情采》篇把美文分为“形文”、“声文”、“情文”三个层面。这种对美文特征的系统概括与二陆美文观的影响是分不开。“二陆”的“美文”观念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6.
陈云非常关注执政后党的建设问题。为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他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及作为执政主体的党的自身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做了大量而深刻的阐述,提出许多新思想。研究总结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颜氏家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涵养了颜之推的文化品格,奠定了他的文化学术根基,为他以后总编《修文殿御览》积累了丰瞻翔实的学术、编辑功力。而颜之推入仕北齐,待诏文林馆,从事总编《修文殿御览》的文化活动,在客观上刺激、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互相交流;他本人兼采古今、文质并重、经世致用、反对盛行的追逐浮华轻艳的文风等的文学主张也在南北文化交流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使北方单一的质朴揉进了南方的清绮,而融合之后的文风更易于被南北双方文坛接受,也促使入北文人的创作注意吸取北方文化的特质而加速南方文化在北方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8.
陈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程中,高度重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尤其是提出了“不惟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重要思想,坚持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在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工作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9.
广州方言入声与《切韵》入声有非常紧密的对应关系。广州方言的源头和基础是秦通语(古关中话)。古关中话也是《切韵》所记录语音的主要源头之一。两千多年来,广州方言一直在相当固定的地域、相对稳定的居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用,这就是广州方言较完整保留入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恽向对黄公望、倪瓒的评价之所以能落实到细微处,落实到笔墨上,这是基于他对黄、倪的理解深度,特别是倪瓒画中的简和逸气,黄公望画的笔墨及意境的追求上,使得其对黄、倪的绘画了解得更深更透切。恽向提出“气韵在笔而不在墨”,指笔乃出自天成,是决定气韵的内因;墨虽也是传达气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是附着在笔法之上的,笔是气韵生发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