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15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0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文艺的根本方向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对文艺功能的认识上,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将文艺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范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总体构想中加以分析和把握。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邓小平改变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提出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脱离政治的新论断。在文艺应坚持的方针上,邓小平拓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在文艺创作的源泉问题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思想,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62.
邓小平以民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新思想,它同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有本质的区别。这种思想有其固有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是一种立足实际、体现时代精神、以"以民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3.
邓小平人本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人民性,他始终把人民作为社会活动的价值主体和评判主体.其人本思想体现在超越贫穷、共同富裕、民主法制、"三个有利于"等方面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164.
作为20世纪指导中国社会时代潮流的伟人——孙中山和邓小平,都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绘制了宏伟蓝图,并努力付诸实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两位伟人的现代化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其实践结局也有很大差异。比较二者的现代化思想,有助于加深对党的现代化方略的理解和把握,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5.
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既继承了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又结合当前中国实际.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实现了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6.
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两个命题具有实践依据和科学性。正确理解和深刻邻会这两个命题,对于坚持邓小平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庄重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7.
邓小平理论有其鲜明的立场。从邓小平领导制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处理涉及国家的主权、独立尊严和发展道路问题,以及领导制定对外政策和处理国际关系这三个角度,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立场所包涵的丰富内容,即人民群众的立场,中华民族的立场和第三世界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8.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唯物辩证法既是一般的世界观,又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教训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①表明科学的方法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是很重要的。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是我们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方法,也是邓小平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9.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以及实现的必然途径.准确理解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0.
中国古时之“小康”不外有三重含义:一曰生活稍有所安,一曰“家天下”之礼治杜会,一曰家境相对宽裕。近世又有康有为之小康社会理想,旨在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小康”之用诸现代,是邓小平对古人用于指谓物质生活水平的“小康”概念的革命性再造。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当初提出的建设“小康”或“小康社会”之含义的最新丰富和发展。现代小康社会理想根本不同于古代和近世的小康社会理想;现代小康生活亦根本不同于古人囿于自然经济的狭隘条件所向往的“小康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