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5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68篇
教育   9142篇
科学研究   1064篇
各国文化   38篇
体育   843篇
综合类   60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1807篇
  2013年   1889篇
  2012年   1571篇
  2011年   1461篇
  2010年   1184篇
  2009年   956篇
  2008年   990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在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中,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际儿童图书馆制定了明确的计划和具体详实的活动方案,笔者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32.
杜定友访日开启中日图书馆学双向交流的“鯻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中日图书馆界的交流基本上以中国学习日本为主,1926年夏杜定友访日向日本图书馆界展示了中国图书馆学家的风采,以间宫不二雄为首的日本图书馆界,不仅全盘接受了杜定友首创的由“图书馆”三字简写而成的新字“鯻”,而且先后创办以《鯻》和《鯻研究》命名的图书馆学期刊,在为日本图书馆界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的同时,积极开展与中国图书馆界的学术交流,从此中日图书馆学实现了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933.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内容.文章系统地分析了生态文明观的概念学说,主要内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现状和原因,以及大学生生态文明观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34.
近年来,少儿阅读服务在图书馆发展中体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这种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少儿阅读服务,成为其今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35.
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的目的不应局限于丰富馆藏。实践证明,赠书回馈活动能彰显资源共享和低碳环保理念,提高学生的资源利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对增强校友感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赠书回馈是新时代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实现其教育职能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36.
对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主页进行调研,从用户体验的角度,通过实例总结分析当前三种主流的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形式的特点。在对LibGuides进行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的一片叫好声中,比较分析其与其他建设平台的优缺点,供其他高校选用合适的形式进行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937.
分级阅读是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培养方式。在我国,分级阅读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外分级阅读发展状况和推广成效,分析了我国分级阅读推广面临的困境和难题,立足图书馆,提出了开展儿童分级阅读推广工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38.
通过比较梁启超校勘学方法和陈垣校勘四法的异同,梳理两者的前后承续关系,得出结论:陈垣的校勘四法是建立在对梁启超校勘学方法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9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研究不仅着力于厘定教师角色的概念,更从社会要求、国家需要以及知识和教育的转型等外部诉求的高度对教师角色的内在要素进行描述和规划。但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尚存在理论框架松散、国家视野模糊和教师自我身份认同不明等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0.
The oil painting “La Medusa” executed by Caravaggio at the end of the XVI century on a wooden shield, was investigated by integrated physical–chem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ologies in order to obtain scientific data capable of elucidating the state of conservation and the painting technique. Optical (OM) and electronic (SEM-EDS) microscopy, micro-FT-IR spectroscop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pyrolysis GC–MS were applied on two microfragments and some organic samples obtained by solvent extraction using the swab cleaning technique.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aravaggio probably reused an old shield as a previous gypsum preparation layer has been detected under the original painting layers. He used white lead, natural earths, verdigris and lead–tin yellow type I mixed with drying oils to paint. The considerable amount of amorphous particles of copper chlorides found in the green pigment verdigris suggests that it could have been p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recipe of verde salsum described by Theophilus. Mordant gilding has been identifi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ield that can be related to an abandoned experiment to give the painting a mirror-like reflecting effect. Three different varnishes layers have been detected above the painted surface. The original and restoration varnish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they contain a mixture of drying oil, mastic and turpentine and some beeswax. Cleaning tests, performed with different organic solvents, suggest the use of isopropyl alcohol as cleaning agent because it is less efficient in comparison to others solvents; thus it ensures a careful and controlled removal of the varnis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