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到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平静了210年的岭南地区发生了变化:"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先时宰守并多贪秽",县令们"贪暴无度"。产生岭南贪官现象的历史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利益驱动,人性贪腐使然;二是制度缺失,政治黑暗使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从曹雪芹的肖像谈起,论述了这个旷世奇才的不朽创造:写出人类青春美尤其少女美--塑造出优美女子形象,体现出青春短暂、韶华难留的人类永恒悲剧和封建压迫、礼法禁锢的“悲剧中之悲剧“.同时,并论述了脂本里出现的曹氏的落魄公子面影及其“反红楼“的性质,其关键在“封建“概念的误解.从而,本文认为:认识曹氏“全人“,须看清他的旷世奇才与落魄公子的双重面目,方可解读红楼梦的复杂性质.  相似文献   
53.
《古诗十九首》属于东汉末年中下层宦游文人的作品,它上承汉乐府、下启建安文学,从主题、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显现了其过渡性所在。《古诗十九首》是社会动荡、价值观念体系崩溃的文人心声的抒情载体,特殊的情感心理开拓了后代的"寒士悲秋"、"闺妇伤春"的文学典型范式。哲理性的加强以及更加关注自我、人生的特点,与后来的"建安风骨"相应和;抒情性的加强和五言诗模式的形成是它形式与表现的过渡性特征。因此《古诗十九首》具有不同于此前、此后的诗歌而又与之相关联的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54.
鲁迅小说关于孔乙已、阿Q等人物的“偷”的言行的刻画,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5.
作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杰出代表,莫里斯.多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在资本主义经济史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通过分析英国封建制度的没落,解析封建社会末期资产阶级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与封建领主之间的阶级关系,以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解读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揭示出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56.
东汉时期.为保证皇宫宿卫各部队高效率运转,统治者对皇宫宿卫军士的组织管理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注意各兵种的合理搭配;二是强化军队基层组织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三是注重宿卫军士的训练与考核;四是强调分散管理与统一管理相结合。这些组织管理措施是为确保皇宫宿卫军充分发挥其宿卫职能的同时.最终实现集宿卫军权于皇帝个人的目的而设的.是专制主义集权政治在皇宫宿卫方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57.
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封建贞操观的批判,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五四时期。这一批判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两者所处的时代条件相异,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时代特色,对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和近代化进程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检讨格尔兹的民族主义的分析框架入手 ,讨论了我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梁启超的民族主义虽有自强求富 ,但陷于文化民族主义的冲突之中。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没能认识到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区别 ,导致了辛亥革命后这一话语的崩溃 ,“新三民主义”则解决了这一问题。陈独秀认识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使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利益受到侵犯 ,提出中华民族存亡和富强的诉求 ,整合了各民族的力量。当前我国仍遇到各种各样的民族问题 ,我们应结合自身历史和西方经验教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一套具有整合力的民族主义话语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