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2篇
教育   340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38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秀山兰桥新华村的[唢呐皮]不仅仅指一个曲牌名,而是由锣、鼓、唢呐等综合表演的打击乐。它的主要乐器有:面鼓一、班锣一、钵两副,钩锣一,唢呐一至五对,组成综合性的打击乐表演。这是秀山花灯重要流派之一新院子花灯音乐的重要特点。但新院子花灯传承现状出现危机,需要各方伸出援手。  相似文献   
62.
利用节庆资源,举办节庆活动,打造节庆品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要举措,为此,节庆活动在各地悄然兴起。文章从节庆的含义和特征入手,辩证地分析宁海县发展节庆经济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优化整合节庆资源,提升宁海县域节庆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
岁时节俗,是人们思想感情、生活习俗及时代文化最集中的汇聚点。魏晋南北朝节日时俗充满着独特的时代特征。上巳节(三月三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三月三日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三月三日诗分为两类:一是以兰亭诗会为代表的上巳节作的诗;二是专写上巳节日的诗歌。通过诗作,我们能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心态、情趣和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明清以来张掖地方志《重刊甘镇志》、《甘州府志》、《山丹县志》、《创修民乐县志》、《东乐县志》、《创修临泽县志》、《新纂高台县志》、《新修张掖县志》的研究,探讨了张掖龙王庙的分布与数量;碑刻与龙王信仰;民间祭祀龙王活动;分析了张掖龙王信仰产生的自然根源和社会根源.认为龙王信仰中包含的生态保护思想与张掖民间关于生态保护的思想,共同构成了生态保护的优良传统,它们对于今天祁连山、黑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5.
王安石《泊船瓜洲》应是第一次辞去宰相职务后的作品 ,发自他重新还政的希望 ,并非失意颓唐 ,退隐钟山。  相似文献   
66.
对满族颁金节的起源、发展、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探讨。颁金节虽是一个现代命名节日,但它根源于深层的历史文化因素和民族集体无意识,并且在动态发展中演变为民间性、自发性的节庆,承载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了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可行性。此外,探讨了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67.
两年一度的中国·丽水国际摄影节举世瞩目,为了更好地宣传并促进摄影文化的国际交流,做好这一文化节的翻译工作尤为重要和艰巨。据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观点,对于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属的信息型和诱导型的文体如宣传资料等应采取交际翻译方法,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即信息传递的效果。全文选取了一些译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摄影文化节期间的对外宣传翻译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8.
刘勰对“颂”这种文体的认识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诗经》之《颂》为正体而排斥其后颂体的发展;颂体的特征上依“颂”之名立义,而不顾颂体创作的客观实际。这种局限性主要是受其宗经观念的影响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69.
龙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0.
早期重阳节习俗中的菊与茱萸,有着驱祸、延寿的实用功能,因此饮菊花酒与佩莱萸的重阳习俗在民间自发仿效,代代相传。同时,因为陶渊明爱菊,使得重阳风物——菊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意象,被视为隐士标格,积淀了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因食菊、簪菊、赏菊、咏菊的习俗,成为一个令人追怀的风雅之节。但今日之菊与莱萸已成“明日黄花”。重阳习俗也不为人所知。要让重阳节习俗能生动地再现于当代的日常生活中,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将其外延物化,成为民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以富有文化意蕴的具体物质形式,如通过有菊与茱萸等来重新张显重阳节特有的文化传承,方可使这样一个节日不至于流于空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