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2篇
教育   340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38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满族颁金节的起源、发展、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探讨。颁金节虽是一个现代命名节日,但它根源于深层的历史文化因素和民族集体无意识,并且在动态发展中演变为民间性、自发性的节庆,承载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了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可行性。此外,探讨了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92.
刘勰对“颂”这种文体的认识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诗经》之《颂》为正体而排斥其后颂体的发展;颂体的特征上依“颂”之名立义,而不顾颂体创作的客观实际。这种局限性主要是受其宗经观念的影响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93.
龙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4.
余全有 《天中学刊》2014,(2):103-106
九月九日定型为民间传统节日是在西汉初期以前,而使用"重阳"这一节日名称,则是在东汉之后。重阳节包含众多习俗因子,许多因子来源于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它们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并不断赋予重阳节俗新的文化内涵,使重阳节俗一再演变。  相似文献   
95.
传统节日保护已成为当下中国民俗学界的热门话题。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保护却很少正视其中的信仰问题,对民间信仰欲言又止。传统节日保护蜕化成怀旧的冲动;传统节日中的身体性被遮蔽,以致我们的传统节日保护走向暧昧的境界。唯有正视传统节日中的民间信仰和身体维度,宽容理解民众的信仰,彻底激活传统节日活动中的身体感,中国的传统节日保护才是真保护。基于民间信仰的视域我们重新审视了温州的拦街福。  相似文献   
96.
秋分,核心符号为月神崇拜,具有丰收、收获寓意,民俗认同基础深厚。中国农民丰收节设在每年的秋分,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为强化节日效应,增进民俗认同,有必要构建中国农民丰收节符号体系,其可行路径为:精心设计一套全国性的节日仪式,深入挖掘、提炼各地秋分习俗、符号,整合、利用各种丰收符号,全面宣传推介节日习俗、符号,认真落实“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办节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97.
今天我国北方端午节门户插柳的习俗来源于上古“后羿射日”的抗旱巫术。虽已不复见原物的些小遗痕 ,但确是其逻辑衍化而来。它与南方的龙舟竞渡具有同样的祈年功能  相似文献   
98.
《征圣》篇的理论精华,在于从儒家经典著作中总结概括了三条文章写作的原理和规律,揭示了文章写作中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文章写作中运用各种表达技巧的问题,揭示了文章写作与读者对象的关系问题。《征圣》所揭示的三条写作原理和规律,与《宗经》篇所提出的“六义说”,既密切相关又不可互相替代。在目前的“龙学”研究中,抛弃对纪昀评点的片面理解,深入对《征圣》篇理论价值的探讨和发掘,以便古为今用,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99.
本文探讨了中国民族文化经典意象的龙所内蕴的民族思维。认为中国民族思维即是由原始思维积淀而来又与其有着质的不同,并处于不断发展和更新中的一种用诗意的符号表达的诗意思维。  相似文献   
100.
和谐美是中西方古代艺术共同追求的审美理想和极致境界,《文心雕龙》作为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巨著和艺术珍品,其文本本身具有一种独立自足的和谐美,处处闪现着和谐的光辉,突出地表现为形式和美、内容和融以及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