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汉字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奠基性著作。书中收集的玉部字量大、排位靠前,反映了当时玉文化的繁荣。本文提出研究《说文·玉部》字,不仅要从传世文献入手,更要注重结合出土文献,主要是出土玉器和出土古文字进行综合研究,以达到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互补充印证的作用,从而达到弥补和修正《说文·玉部》字未收、错收的字形、字义及其他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玉器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丽遗产。古代玉器作为物质文化被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装饰、医药等领域 ;作为精神文化 ,以玉喻德 ,为历代仁人君子所推崇。古代玉器在中国古老文明发展史中发挥了其他艺术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3.
从考古学与历史献等多方面对岫岩玉在中国玉化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论证,认为岫岩玉是我国利用最早、范围最广且历史持续最长的玉材,在我国玉化起源中占有不容置疑、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激光拉曼光谱(LRS)技术对几个来自中国新疆、俄罗斯、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地的软玉样品的进行了岩石矿物学特征分析,从成分组成和微观织构方面比较了各地软玉的不同特征.实验结果显示了软玉作为透闪石质玉石,随着Fe2O3含量的增加,逐步向阳起石过渡.中国和田玉以其特有的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形成了均匀细腻、油脂光泽的表面特征.无破损成分分析方法为研究贵重的古玉样品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5.
从万全县拾得的一块玉髓羊头像造形随形就势,风格稚朴.应为新旧石器过渡期从石器分离出来的文化器物.因为其发现于桑干河洋河流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两河流域是史前人类长期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36.
鲍尔吉原野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取得较大成就的蒙古族散文家。他在对文化异质性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真实再现了现阶段蒙古族的生存方式,并充分表现出对自己民族文化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热爱。在艺术表达方面,鲍尔吉原野在两种不同语言系统的对照与影响下,追求“语言像血肉一样和人的心灵结为一体”的境界,并由此形成了多种美学元素交织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37.
杨进 《科教文汇》2013,(21):130-131
琢玉文化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主旨。学校德育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将琢玉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才能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软实力,打造出我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在电子专业教学中融入琢玉文化,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挖掘引入法、及时渗透法、小组合作法和6S管理渗透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38.
宋、清两代是中国历史上仿古玉器出现的最高峰时期,同样为仿古玉,宋仿古与清仿古在社会背景、种类、仿刺年代、仿制类别、造型纹样、工艺及艺术性上存在诸多不同,尤其在造型纹样及艺术性上,两者在存在大量相异性的同时,在艺术风格特征、仿青铜玉器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以及题材的趋向性上却体现出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39.
西方修辞学中的认同、施压在当代营销策略中具有实用价值。作为推销员如果能双管齐下巧妙应用,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作为消费者,如果能了解其基本运作机制,就能提高警惕性,批判性地应对这些策略,而不是任推销员摆布。因此,本文将试着以旅行社定点购物店推销员的销售策略为例来探讨认同和施压在当代推销策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女性作家写女人:在北方传统文明与南方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中,在伊斯兰民族文化与华夏汉民族文化的比较透析中,感受女性的心路历程与生命中的忧伤因子,以及她们所承受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压力,不仅是对"人文关怀"研究的深层次推进,也是对人类自身命运航船的重新把握与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