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2551篇
科学研究   100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55篇
信息传播   85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我国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时期。现阶段,我们依旧需要对“教育公平”的内涵及相关问题的认识进行科学的把握和予以必要的理性澄明。从一般内涵上看,应视教育公平为教育公正与教育平等的结合:从实践角度来看,重要的是应从教育公平的历吏发展性、动态过程性以及主观感受性等多个维度去辨证审视,理解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非矛盾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督学责任区制度是教育督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督导制度都包含督学责任区制度这一内容.近年来在我国开始推行这一制度的过程中,既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形成了我国自己特色,进行自己的创新,特别是湖南省在督学责任区建设方面卓有成效.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湖南省督学责任区制度方面主要有三种模式:异地集中办公模式(醴陵模式);驻校模式;分离模式.督学责任区制度在学校常规督导、规范办学行为、开辟家长反映意见途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督学责任区职能定位、人员专业化和模式的合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采用UML建模与.NET平台下的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并从教务管理流程、系统平台、系统体系结构、系统功能、数据库选择等方面论述了系统的构建过程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educational production in secondary school involves joint production among teachers across subjects. In doing so, it also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reliability of value-added modeling. Teacher value-added to reading test scores is estimated for four different teacher types: English, math, science and social-studies. The initi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ading output is jointly produced by math and English teachers. However, while falsification tests confirm the English-teacher effects, they cast some doubt about whether the math-teacher effects are free from sorting bias. The results offer a mixed review of the value-added methodology, suggesting that it can be useful but should be implemented cautiously.  相似文献   
15.
16.
当前,学术界对信息技术能否真正提升教育效果存在争议。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实证进行判断,尚缺乏学理上的解释与阐述。实际上,教育与信息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具有不同的实践逻辑。基于帕森斯的单位行动模型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建构的“结构—过程”分析视角,对教师教学行动的分析发现,教育实践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存在目的、手段、理念、条件和过程等五方面的逻辑冲突:教育实践旨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信息技术应用则追求对认识对象的信息化处理;教育实践以身体在场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信息技术应用则依靠硬件与软件,通过虚拟分身发挥作用;教育实践体现着工业文明的“以教为主”的理念,封闭的教室是其开展的条件,而信息技术内嵌着自由、开放与共享的信息文明理念,以开放的网络环境为运行条件;教育实践过程因教师行动的差异充满个性化,而信息技术应用则体现了建立在既定物理规律和数理逻辑上的形式化。教育实践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存在的逻辑冲突,导致了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低效。调适这些逻辑冲突,需要抓住学生发展这个逻辑契合点,以学生的生命充盈为鹄的,变革教育理念,丰富教学组织形式,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促进技术的人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文化客观存在,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技术理念、行为和制品,及其螺旋上升的进化过程中。当代高校教学的教育技术文化历经了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变迁,目前在移动互联网的驱动下,正在形成基于联通主义的理念文化、基于自带设备教学的行为文化、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制品文化的“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技术文化坐标。新坐标的核心价值是指引高校师生自带设备联通开放教育资源,做出顺应“互联网+”新常态的教育技术文化抉择。新坐标的建立、旧坐标的让位,是教育技术文化的提质、增效和创新升级。然而文化发展具有惰性、非理性和偶然性,变迁之际往往会产生内部结构不协调和不适应。新教育技术文化坐标面临联通主义“反智”、自带设备“遮蔽”教学、“搁置”开放教育资源等重大挑战。这就要求从“互联网+教学”的潜件、物件、人件、案例与制度全面施以治理,从而助力高校创建一流教学。  相似文献   
18.
学术研究和学术发表的国际化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共识。厘清国际教育技术期刊学术写作范式和出版策略的核心问题,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技术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本土化研究水平。美国SSCI期刊《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资深主编迈克尔·斯佩克特教授依据自身多年的学术经历,在采访中重点与学者分享了他对学术写作、研究范式与实践、学术发表和研究建议等议题的真知灼见。在学术写作方面,学术研究应是一项目标驱动的活动,起始于研究者意欲探究的研究问题;通过综述2-3个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内容,逐步形成回答研究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或者研究假设;在确定达到研究目的的行动方案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在研究范式和实践方面,设计研究是教育技术的研究根基,在这一理念下,可以在学习技术整合于课堂的研究实践中开展描述性研究、对比研究和预测性研究。在学术投稿时,研究者需要熟悉投稿流程,不要轻言放弃,通过与审稿人的学术互动不断促进自己的学术成长。而作为学术研究新手,需要将自己放置在“向学”的位置上,学会如何提问,还需要对自己有研究规划并稳步推进它。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但不能摆脱社会贫富不均、社会矛盾激化的困境。只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社会全体成员都尽可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当前国内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是从"教育机会均等"角度,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科成绩测试标准并建立绩效责任机制、实施教育专项计划或重大工程等举措,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和特性,使它在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但要有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才能使这种优越性真正发挥出来。"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的10年实施经验证明,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指引下,教育信息化确实可以提升薄弱校(特别是农村校)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使教育公平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是STEM教育的重要问题。STEM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仅要注意宏观的教育环境,还要关注具体的学习活动。美国五大湖公平中心(The Great Lakes Equity Center)2013年发布的《STEM教育需要所有儿童:公平问题的批判性审视》报告,分析了教育公平理念下STEM教育中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育公平理念提供了指导;同时提出了保障STEM教育中探究学习公平开展的课程注意事项以及分析工具,为学校从组织能力和课程教学两个方面评价STEM教育公平提供了参考。我国STEM教育虽然已经逐步展开,但是仍在起步探索阶段,对于如何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方面,还有待完善。根据教育公平理念下STEM教育中探究学习的设计及保障措施特点,我国在设计与实施STEM教育时,需注意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构建平等、协作的教育文化环境,通过多元教学评价以及文化回应性教学等,推进STEM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