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伊丽莎白:简·奥斯丁绝妙的自画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丽莎白:简·奥斯丁绝妙的自画像@白敏$涪陵师范学院外语系!重庆408003 @唐玲$涪陵师范学院外语系!重庆408003~~~~~~  相似文献   
22.
韦棣华是文华公书林和文华图专的缔造者,其遗嘱作为中国图书馆学史上的重要史料,尚有待充分揭示和探讨。本文在对韦棣华遗嘱内容揭示和文本考证的基础上,结合多方面的史料,对韦棣华遗嘱中的主要诉求进行了深入剖析。韦棣华遗嘱的核心思想在于两方面:拒绝让华中大学掌控文华公书林;坚持文华图专的独立发展。前者是由于文华公书林身负公共图书馆使命,但华中大学欲将文华公书林作为其专属的图书馆,同时这也危及文华图专的独立办学;后者是由于文华图专地位特殊,华中大学既欲对其实现全面管辖,又对文华图专的发展加以限制。韦棣华遗嘱的执行不但捍卫了公共图书馆精神,扫除了文华图专发展的部分障碍,也使韦棣华成为图书馆员职业价值观的引领者。表2。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23.
澳大利亚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考琳·麦卡洛在《呼唤》中塑造了伊丽莎白、茹贝、内尔、玉等一批各具个性的女性形象。而伊丽莎白更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独特情感。小说中的伊丽莎白天生丽质,外柔内刚,追求个性解放,明显带有作家自身的影子。伊丽莎白形象的塑造显然受作家自身的经历和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韦棣华、沈祖荣和裘开明有着一脉相承的师承关系、共同的宗教信仰 ,又都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划时代先驱者。作为一代图书馆人 ,他们发挥了崇高的图书馆精神 ,把一生献给了图书馆事业。他们为图书馆事业献身的精神力量是跨跃时空的。参考文献 17。  相似文献   
25.
沈科 《海外英语》2014,(22):200-201
"Pride and Prejudice"is a classic masterpiece written by British female novelist Jane Austen.In this outstanding novel,Austen vividly portrays the romantic love stories among four young couples.They believe that being deprived of basic working right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ir dependence on their husband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 between Elizabeth Bennett and other main characters in the level of legislation to expose the reality of entailment and female’s discourse power loss and to promote new women images characterized by Elizabeth’s rebellious spirit towards unfair legal system.  相似文献   
26.
毕晓普诗歌中的自然情结是爱默生开创的美国自然诗歌传统的传承,也是诗人自我情感的表达方式。她以独特的眼光,内敛的情感和客观、精细的描写方式赋予自然万物新的内容,探讨自然万物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并用自身的体验来理解世界,还万物本来的样子。  相似文献   
27.
Elizabeth Bishop was an American poet and writer and her poem The Moose is believed to be one of the finest poems written in the 20th century.  相似文献   
28.
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不幸的遭遇使其在作品中流露出"渴望"与"缺失"。尽管如此,诗人从未停止在"缺失"中探究和思考,寻找自我认同。本文结合拉康的"无意识"理论、镜像阶段对毕肖普的诗歌进行解读,探究诗人在其诗歌中的自我构建过程以及诗歌背后隐藏的"潜文本"。  相似文献   
29.
生活是一种态度,生存是一种状态。世界是一个有秩序的物体,社会是一个理性的环境。形形色色的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寻找着方向,追求着目标。人需要关怀,需要理解,需要引导,需要和谐;但必须共同维护秩序,理性地生活,践踏他人换取的虚无的快乐是真实的痛苦。当代著名的澳大利亚作家伊丽莎白·乔利通过刻画“小人物”的故事,关注“另类”主题,旨在唤醒人们的良知,使其找回自我,找到理想的空间。  相似文献   
30.
“Pride and Prejudice”is a classic masterpiece written by British female novelist Jane Austen. In this outstanding novel, Austen vividly portrays the romantic love stories among four young couples. The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