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917篇
科学研究   18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32篇
综合类   120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内隐认知:认识人类认知与学习的新窗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认知是人类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隐认知的发现和研究打破了仅仅重视外显认知的单一局面,为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类认知系统的多重性和认知过程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提供了新的角度.当前的内隐认知研究广泛涉及了感知、记忆、语言理解、规则抽取、动作技能、情感反应等多个方面,揭示出内隐认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已有研究指出,内隐认知在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中均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内隐认知将有助于促进认知效率的提高以及认知发展,并可为外显认知功能受损个体的功能康复带来希望.进一步揭示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相互联系与促进问题,对于揭示人类认知本质及促进人类认知发展与认知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论认识     
从认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来看,认识的对象是个别存在物及其全体,目标是所有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方式,认识的方法主要有归纳、推广、演绎、假设及其验证等,其中,假设是认识的关键环节,验证是认识的最终决定因素。借助假设及其验证,认识得以跨越经验的、有限的直接对象和超验的、无限的目标之间的双重鸿沟而成为可能,同时也将自身限定在对所有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方式的经验。  相似文献   
43.
"参与型"课型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与型”课型是现代课堂教学经常使用的方法,它以建构主义和认知理论研究为基础,深入开展教学法研究,开展教学设计工作,培养合格的专业历史教师。  相似文献   
44.
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是关于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流行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综述性研究并探讨该理论对教学的启示。文章共由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观点 ;第二部分较详细地说明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教学观 ;第三部分归纳和分析了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根本区别 ;第四部分重点推荐建构主义的几种主要教学模式。通过讨论 ,文章在第五部分揭示了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5.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之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之中应遵循的目标和原则,并介绍了作者的改革实践,以期为高等院校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47.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家族相似性原理、原型理论、隐喻与换喻等,对英语中多义词的内部语义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并较为深刻地理解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8.
根据对名词、动词的数量特征的认知分析及动量词的语义特征的考察,我们将动词后动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同时又发现了动量词、名量词、抽象名词、具体名词之间的组配存在着一种不完整的关联标记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对“V 数词(一) 动量词 N”结构作出细致、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49.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在感知世界中,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变化的。这样,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它有的指称相同,但语义却不同,有的无指称,但却有内容。这样,增强了人们 对艺术语言描写对象的感知度,淡化了对描写客体的抽象度。  相似文献   
50.
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的重要观点之一,是依据“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出发点而得出的结论,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规律,为外语的语法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对英语语法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