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54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Business analytics courses, such as marketing research, data mining, forecasting, and advanced financial modeling, have substantial predictive modeling components. The predictive modeling in these courses requires students to estimate and test many linear regressions. As a result, false positive variable selection (type I errors) is nearly certain to occur.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in‐class demonstration that shows the frequency and impact of false positives on data mining regression‐based predictive modeling. In this demonstration, 500 randomly generated independent (X) variables are individually regressed against a single, randomly generated (Y) variable, and the resulting 500 p‐values are sorted and examined. This experiment is repeat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variables significant at the 5% level resulting from this simulation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he demonstration provides a tangible example in which students see the reality and risks of incorrectly inferr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independent regression variables. Students have express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risks of type I errors through this demonstration. This demonstration is innovative because the scale of the simulation allows th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near certainty that the correlations shown in the results are truly random.  相似文献   
82.
本文利用含有知识存量的生产函数,通过Malmquist测算中国三大经济区域1995-2008年的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情况,并检验即期和滞后期的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997年的国企改革和2007年的经济危机都严重影响了生产率的增长,前者对长三角影响较大,而后者对珠三角尤为明显;即期的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作用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同造成的,而滞后期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3.
选取河西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60年-2011年逐年日降水资料,计算河西地区极端降水阈值,分析了河西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未来变化特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①各量级的降水日变化不尽相同,其中以小雪日的增加和微雨日的减少最为显著;②各极端降水指数均呈增加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增加幅度大;③在0.05的置信度下,极端降水指数在1966年发生突变现象,突变之后极端降水指数向增多趋势转变;④极端降水指数在不同的时间序列存在长短不同的周期振荡,同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所反映的极端降水指数的偏多和偏少结构不一样;⑤在空间分布上,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由河西西北向东南呈增加趋势,表明极端降水的分布是与所处的气候带有关的,季风可能是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原因;⑥Hurst指数表明未来降水日数与过去趋势一致,但以小雪日(增加)和微雨日(减少)的持续强度最显著;极端降水指数中,R95极端降水量和最大5天连续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和过去一致,但持续强度不大,R99极端降水量和最大1天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84.
把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结合,并从实践上探讨该假设对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有益启示,目的在于提高与加强外语教学中“语言输入”的质与量。  相似文献   
85.
目的从现代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科学分析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方法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结果尽管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哲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随着现代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人们不难发现他的设想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不能不引起人们认真的反思;事实表明,巴氏学说是一种缺少事实依据的假设,在理论上也摆脱不了机械唯物论的窠臼.结论从这一学说的终结上我们可以看到唯物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同时,随着新的科学事实的发现,唯物主义也不得不改变它的形态.  相似文献   
86.
87.
将自治系统极限环的稳定性判定思想方法,应用于重要极限(limx→0)sinx/x=1的证明中,给出一种新的证法.  相似文献   
88.
通过理论分析和神经网络模型,证明我国股市的收益率存在着可预测性,从而证明弱有效不成立;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了收益率滞后项对当前收益率的作用方式是非线性的,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非线性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89.
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生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康德哲学中以人类主体为主题、为立足点与归宿点的主体性哲学融合起来建构的突出人类精神现象的美学思想;同时,李泽厚先生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起源的思想、关于现实地改造世界活动的思想改造了康德哲学中的先验理性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了“积淀说”。但其理论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0.
探讨了克拉申的输入理论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异同之处,认为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隔遥远,其理论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很多方面极其相似,认真地研究他们的理论对于今天的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