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1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504篇 |
科学研究 | 10篇 |
体育 | 2篇 |
综合类 | 54篇 |
文化理论 | 1篇 |
信息传播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116篇 |
2010年 | 107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63篇 |
2006年 | 168篇 |
2005年 | 123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吴章燕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4):39-43
历来都认为汉代的四言诗创作成就很低,本文从汉代四言诗的风格特征以及四言诗与音乐的关系来阐述它的创新之处,以此证明它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同时,四言诗体虽然声势渐弱但它在汉代的转化与流变,影响着汉以后四言诗体及其他许多文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曹操诗歌最大的特色体现在其体式上的“突破”与“创新”。内容上的将“小我”之壮志与悲“大我”之情怀有机地融为一体,艺术风格上的“慷慨悲凉”。文学史上所说的“建安风骨”,其精神实质最凸显地体现在这里。具体地说,“曹公古直”,其诗绝少华关的辞藻,喜从大处着墨,内涵厚重而气势恢弘,抒发感情往往跌宕起伏,个性色彩极为鲜明。从他开始,乐府诗实实在在地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93.
对于盛中唐山水诗的的代表作家王维、韦应物二人诗歌的差异,前人多从各种角度进行过阐释,其中不乏有精辟独创之见。本文拟从“诗中有画”与“诗中有人”这一二人诗作与读者视觉差别出发,通过揭示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对二人笔下的山水面目,处理物我关系的不同及重意境与重意绪的差别作具体比较。 相似文献
994.
朱蕴山的革命生涯长达70余年,自少年时代即饱读诗书,立志为民,他19岁时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行动,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国民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朱蕴山一生全身心投身革命事业,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以诗纪事,以诗言志,写作数百首诗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他40岁以前的诗作中,简析了朱蕴山青少年时期寻求真理和勇于实践的成长历程,突现朱蕴山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995.
邹琦新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62-65
杨闻宇的历史散文创作,根系秦中,立足陇上.对于这一方经过周、秦、汉、唐,直至现代,历史积淀极其深厚的熟土,他怀善美之诗情,藏现实之忧患,叙历史之沧桑,用求新之笔墨,吟咏出一系列熟悉而陌生的篇章. 相似文献
996.
田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8):82-84
《赋》是我国论史上第一篇系统地论述学创作内部规律的专。陆机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对诗歌特点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第一次明确地揭示了学的基本特征在于抒发情感,突破了儒家“礼义”之束缚,对后世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孔雀东南飞》和《娥并与桑洛》同是优美动人、反封建的爱情悲剧,但悲剧人物的性格却有明显不同。从形象塑造、艺术手法、文化特色3个方面对这两部长诗进行对比解读,它们的审美差异性是植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8.
值此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光复60周年之际,重读于右任、余光中、丘逢甲、钟理和等两岸近现代名家的诗词,蓦然听到祖国母亲的殷殷呼唤———统一祖国,两岸骨肉早日团圆。 相似文献
999.
中国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又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其灵魂的性质集中反映在诗文化与民间文化、诗文化与庙堂文化、诗文化与宗教文化、诗文化与传统教育、诗文化与古代文论批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勾焕茹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4):13-14
李白诗歌的魅力在于气象不凡。他的诗感情奔放、气势恢宏,极具感人的力量;他的诗意象奇特、境界超凡,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