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解为祭天之礼。但根据经籍中的记载来看,“禷”祭指的是当国有大事时,向上帝或社稷宗庙祈福禳灾的一种“祷祈”仪式,与祭天之礼并不是一回事。据《说文解字》等书,“類”字本义是一种犬,可能是白犬。“禷”祭应是指特以“類”为牺牲的祭仪。《山海经》等说“類”具有“自为牝牡”的神奇特性,这与该书所记“白犬有牝牡,是生犬戎”的传说非常相似。在先秦文献中,“類”字常用来指出自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这些材料表明“類”与古代中国某些族群的祖先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禷”祭之形成,正植根于此种观念之上。“禷”祭当属于曾广为流行于上古中国北方地区的犬祭礼俗中某种特定的类型,它的消亡可能与周人颇具理性色彩的的礼制改革有关。  相似文献   
32.
中国古代“博物”观念及其相关工具书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知识结构和分类体系。西方学科分类意义的博物学概念在近代传入中国,据此,中国编辑出版了新式博物学教科书和辞书。考察中国博物观念及其工具书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比较中西知识结构和分类体系的不同,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3.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工程师培养的基本模式,归纳了目前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几个难点及关键问题,并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应对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4.
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沃土。"诚信"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诚信"美德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涵。雷锋精神的"诚信"内涵体现在:雷锋时时处处要求自己"对党对人民要忠诚老实";时时处处激励和鞭策自己"做人民最忠实的勤务员";时时处处做到"用阶级友爱的精神关心每个同志"。  相似文献   
35.
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自觉追求。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体现了人类高于动物的社会本质属性。中国侠义思想源于墨家。墨子重视劳动人民,将追求理想社会寄希望于劳动人民自身的努力,同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墨家学派"侠义精神"中的"平等利人"、"为天下百姓谋利"的精神,与雷锋精神中的"助人为乐"、"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有着相通之处。雷锋同志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侠义"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国界,穿越了时空,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6.
清钞本《类姓登科考》是一种体例独特、史料价值突出的科举文献,以前学者对其相关信息缺乏相对准确的著录。从藏书印、时人征引、地名变革和避讳改字等角度,对其作者、成书时间进行考证,认为该书确为盛子邺之作,写成于康熙元年之后、康熙四十年之前。该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错误,参考时需要注意辨别。  相似文献   
37.
围绕渤海船院雷锋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内涵设计实践载体,具体设计了辅导员培养培训八大平台建设,即辅导员工作技能展示平台,辅导员的奖励、激励机制平台,辅导员理论学习平台,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业务研究、成果共享平台,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平台,辅导员竞争、考核评价机制平台,典型引路平台建设。其中重点探索雷锋型辅导员队伍创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
吴川年例祭祀风俗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川年例祭祀活动是在雷州半岛至今仍保留着一种古老的区域性民俗活动。文章依据民俗现象形成的规律,从自然、人文等因素入手,深入分析了年例活动及成因。  相似文献   
39.
累是产生于道家的一个观念。中古时期,由于玄学、佛学的流行,使之得以强化。累的被感知,激发了当时文人祛累的追求。其重要的表现,一是通过诗文,对祛累表现出畅想;另外,文人们的这种努力又表现为个性的凸显。具体到祛累的途径,包含有佛、道之以理遣累,而最为文人崇尚的具有审美意义的途径则是寄托。在祛累的追求里,中古文人的主体性得到极大的升扬。  相似文献   
40.
曹胜高 《天中学刊》2003,18(3):61-63
汉赋作品和汉赋作者都极力推崇“丽赡之美”,其不仅体现在作品的结构上,而且体现在作品的内部审美趣味上。汉赋作者对于“丽赡之美”的追求渊源于“礼的外化”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