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6篇
教育   2652篇
科学研究   35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56篇
综合类   25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9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A multi-analytical approach for the study of brazilwood and its lake pigments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historically accurate reconstructions. Recipes for brazilwood lakes from the fifteenth century technical text Livro de como se fazem as cores and the Winsor & Newton nineteenth century colourman's archive were reproduced and compared. Both primary sources allowed for the successful preparation of brazilwood lake pigments with colours that vary from light pink to dark red. The main steps and ingredient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hese pigments were common in both sources, particularly the addition of Al3+ in the form of alum, and calcium carbonate (chalk). Reconstructions revealed that the latter acts as a pH buffer and filler, controlling the pH at which the lake pigment precipitate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ources is that the nineteenth century recipes give the quantities for all ingredients, the precise temperatures and time, and achieved higher relative pigment yields (75% versus 45%). Full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reconstructions provided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individual steps in the pigment manufacture and revealed that the presence of calcium sulphate dihydrate (gypsum) in the final pigment was a result of its formation in situ. Infrared, reflectance,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proved to be essential and complementary techniques: while infrared was used to characterise additives and binders, reflectance and fluorescence data were fundamental for identifying the chromophore. The pigments and paints produced can now be used as standar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brazilwood lake pigments found in artworks.  相似文献   
22.
在介绍汤川秀树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再次得到运动参考系中物体温度降低的P—E理论结论。  相似文献   
23.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英语作为一种在信息交流方面广泛运用的语言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者都期盼有一种速成法在短时间内能将英语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学语言应该找到感觉,也就是说,要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24.
沈阳市大气环境质量及治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市大气环境污染是以烟尘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多年来全市污染物超标严重。本文论述了超标的多项原因及沈阳市治理环境污染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5.
当代的艺术教育,必须始终以受教者的美感成长和爱的教育为根本内容。在美感体验中,艺术作品一旦进入个体的审美视角,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便被激活,成了与欣赏者对话、交流的对象,并向欣赏者展示其生命运动的深层价值。爱的教育实质上就是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显得尤其鲜明强烈和独特有效。  相似文献   
26.
袁毓林前些年对有价名词以及名词性偏正词组中谓词隐含等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确实反映了本学科的新进展及前沿性成果。然而这种研究毕竟属于纵深探讨性质。事实上,中心语只有具备[ 转让]语义特征时,提取宾语且隐去谓词的“的”字结构才能称代它。该词组中谓词隐合并非普遍性的,典型领有关系的才可能有这种潜在的句法述谓性质。关于“的”字结构,我们赞同朱德熙先生“自指”“转指”语义类型的区分,并给予了进一步的证明。  相似文献   
27.
对法国调节学派及其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调节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形态做了一个新的理论阐述。调节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派,对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以及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政策制定都有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调节学派的分析方法、主要理论观点,并做了相应的评述。  相似文献   
28.
诗学理论中的"性情"说,发展到宋代,受到理学的深刻影响.北宋的中后期开始,理学思想及方法对于诗歌理论和诗学方法的渗透,儒家传统诗教中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内涵,因理学的观念和概念的提出而扩充了.其中首先是对"发乎情志"的界定.此时的"情志",已经不是原先单纯的出于自然的诗人个人情感,而是所谓合乎"天理"的"自然",这样,诗人的自然之情便要受到某种制约,而不是像先前那样,是随意的流泻.这里藏伏下来的因素,日后便成为后代诗学方法中,强调"性情"与"法度"统一的先兆.诗学理论与实践中,所谓的"自然"与"法度",或者"性情"与"法度"的统一,在"理"和"道"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实施,而只能落实到具体的诗歌技巧如"平仄"的运用中去.理学范畴中的矛盾最后导致诗歌创作实践中摹拟措施的产生.严羽及<沧浪诗话>中的许多观点的形成,都与宋代理学观念与方法有联系,而并非仅仅是"以禅喻诗".甚至可以说,严羽只是对前期深受理学方法影响的唐诗观的一次专业性总结.  相似文献   
29.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在近代化起步后受社会进步思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呈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其间,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们对“天下移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对清末民初移风易俗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理论上积极倡导,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扬移风易俗的意义,主张剪辫易服,废除跪拜,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婚姻自由,并组织风俗改良团体,制定法令,发表演说等。二、他们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的同时,更以可贵的勇气身体力行,成为铲除社会陋俗、树立社会新风的重要力量,并体现出大多以西方国家的习俗为楷模、融入爱国主义情怀、参与领域广泛和女留学生更为注重妇女解放等特点。  相似文献   
30.
做一个教书匠容易,但做一个教育则难得多,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引导得当,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学生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实际中去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