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3篇
教育   657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36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散文家,其文画之间有着广泛的交融和渗透.从选材、立意、风格、艺术境界等方面探讨丰子恺的漫画艺术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不仅可以更好地领略丰子恺散文丰富的意蕴,而且会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愉悦和艺术启迪.  相似文献   
102.
冯至的诗歌固然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很深,但与中国传统文学也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他自觉汲取古典文学的养分,在诗歌中化用了不少古典诗词,却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他在诗歌中穿插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则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意蕴.此外,冯至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幽怨哀婉的情思以及"入世"与"循世"的矛盾心态也与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不谋而和.  相似文献   
103.
胡风是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大师,他对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的发展与深化有着重要的贡献。胡风以自己独特的理论话语传达出对现实主义质的规定性的理解与把握,他毕生致力于维护现实主义的真本面目,防止现实主义受外力影响而僵化变质。胡风以“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的主体性现实主义创见,更有力地坚持了现实主义而并没有越出现实主义疆界,他对现实主义的执守和创造性的突破,既属于特定时代,又具有现代超越品格。  相似文献   
104.
<陈风>中三首"东门"诗非为"刺乱"、"疾时"之作,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释文献所载"礼制"明其不可能为"宣淫"之作;五行观、自然观、思想观与时令等诸多因素的整合导致民俗化上层巫觋之风的现实性;对三首"东门"诗中内容有重点地笺释,以证其本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5.
封孝伦的专著《2 0世纪中国美学》旁征博引地述评了中国 1 0 0年来美学发展的史实。该书全方位地梳理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史实。该书客观公允地评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代表人物及其美学理论建树。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富有启迪的概念和理解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6.
明代中后期的坛,传统的诗创作衰颓不振,题材狭窄、形式雕琢、意兴萧索的南音充斥曲坛。冯惟敏矫去时弊,上承元前期学的优良传统,利用北曲的音乐形式,创作了大量思想深刻、寄兴悠远、语言质朴本色、风格豪迈爽健的散曲作品,为我国诗体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7.
林颖 《培训与研究》2007,24(10):40-42
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契提出:"要研究哲学,要做好学问,首先要有理想,要有社会历史责任感。理论只有化为德性,才能实现它的价值。"这是理论与德性的内在联系与转化之路,哲学和一切科学理论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必要步骤和环节而实现理论向德性的转化,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08.
冯友兰一生与教育活动结下不解之缘。在冯友兰的哲学思想中,与其教育思想及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其人生哲学思想。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人生观及人生境界理论当中。基于人生哲学思想,冯友兰还提出了志于"立德"、注重"教化"和个人"努力"等教育主张。这些主张直至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蒲风是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左翼诗人,是中国诗歌会的骨干人物,但当下的学术界一直缺少对他的关注。通过对蒲风的创作情况、蒲风的研究现状以及蒲风研究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分析,以方便更多的研究者去探究蒲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10.
宋爱伦 《大观周刊》2012,(41):11-13
南京在1368年以前作为朱元璋政权的政治中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明王朝建立后,由于南京城的风水问题等原因,朱元璋始终不愿意以南京为帝国的永久首都,而欲北迁首都于关中。但是,中国北方因战争饥荒而衰败,朱元璋生前未能完成迁都大业。朱元璋的迁都愿望成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