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4篇
教育   1087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8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针对学界普遍认为《封神演义》“歌颂革命”的观点,笔者认为以“武王伐纣”为故事背景的《封神演义》,必然会在面对传统儒家文化对“革命”的矛盾态度——“讨伐独夫”还是“以臣弑君”——中难以取舍.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十支“叛纣归周”队伍(或人物)的命运分析,对小说中关键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了《封神演义》暗藏的伦理困境,并试图揭示小说中借“天命”、“神魔斗法”以及“封神榜”对此伦理困境所进行的三层消解.  相似文献   
52.
东晋汉译佛经《摩诃僧祗律》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俗语或口语的词语,可以补正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以及始见书证等方面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3.
冯友兰是哲学家,也是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以他的教育哲学为基础,其中人性论、境界论和创新论是他教育哲学的主要内容。从人性论出发,冯友兰认为人性既是伦理的也是理智的,所以培养学生要德智双修;从境界论出发,冯友兰着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从创新论出发,冯友兰认为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4.
今所存见的明刊本"李贽批评本"《西游记》,为无锡文人叶昼托名作伪的产物。卷首所附《西游记题辞》的作者"幔亭过客",为吴县人袁于令,生于公元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卒于公元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词曲家与小说家。叶昼托李贽之名所批评的《西游记》,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前后,其所用底本,为唐光禄刻印于金陵世德堂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其批评主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西游记》宗旨的揭示,二即借批评以抒发对社会现实的看法,三为对《西游记》艺术的称道,四是对佛道思想的宣扬。其中,又以一、二为其批评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55.
通过分析甲戌本“脂评”三个方面特点,集中说明甲戌抄本是晚出的。它不仅晚于甲戌年(1754年),更晚于“已卯本”(1759年)、“庚辰本”(1760年)。  相似文献   
56.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南联大诗人群的智性诗写作,把感性形象与哲理思辨完美统一,从而将中国现代新诗推向了智性化、现代化发展的新的历史高度.冯至与穆旦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智性抒情诗在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冯至的诗歌以客观的方式、深蕴的哲理、朴素的意象自由地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切感受与体悟,他清醒平和地面对生活的本相,给浮躁的诗坛带来沉思与淡远.穆旦的诗歌以充满矛盾的意象和自由伸展的主体意识描述了在现实生活中充满荒诞无奈的真实感受与体验,一生的创作都体现出理性思考的力量以及由此引发的丰富的痛苦.  相似文献   
57.
凤姐之妒是她性格中鲜明的特征之一。本文从王熙凤何以会妒,她如何施妒,王熙凤之妒的为功为罪三个方面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58.
广西三剑客中,李冯的作品特点最鲜明,最容易命名。其小说明显分为两类:一类是戏仿历史题材,另一类是现实经验题材。两类小说均有鲜明的文体独立性。前者对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取一种分析与实验的态度,既有解构的游戏意识,也有建构的历史冲动。后者中的人物都有一种不同于世俗的内心激情,这种人物形象的出现,显示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业已出现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9.
冯友兰依据人对宇宙事物不同程度的"觉解",将人生境界分为横向的四大板块: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从自然境界到天地境界又展现了因"觉解"的不同程度而纵向递进的关系,本文旨在从"觉解"的维度探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论。  相似文献   
60.
丰子恺的散文创作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特别是在对故乡人事的回忆和描摹的散文以及在抗战时期逃难桂林的见闻日记里,丰子恺以清新趣味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民情风俗画卷。丰子恺散文创作的民俗文化元素具体体现在,通过对饮食、方言俗语、人物称谓、岁时节日、信仰与禁忌等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构成他的散文的一些主要情节,揭示人物性格,营造环境氛围,体现作品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