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51.
作为西方现代文学开山鼻祖的卡夫卡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泰斗的钱钟书尽管国籍不同、所处时代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但由他们作品反映出来的思想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文章就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城堡》和《围城》,从写作背景、小说主题和写作特点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2.
收复失地、维护统一是杜牧创作边塞诗的思想基石。他的边塞诗主要反映了对边民的同情、征人思妇的相互悬念、收复失地的愿望、鼓励和颂扬将士戍边、以及失地收复的喜悦,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怜民思想,具有含思真切、气度恢宏的风格一他的边塞诗继承了其前人边塞诗创作的成就,又有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53.
“围城”最初源自婚恋的含义,再推及人生万事。近年来,人们将眼光投向它与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深刻联系的研究,认为《围城》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立和彼此间无法沟通的小说”。这就将它与20世纪世界文坛最前沿的小说相提并论,因此获得“经典”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54.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传达原文语义及形式效果,译者往往需要根据目的语与源语各自不同的特点,采用各种补偿手段。本文通过引用《围城》(汉-英译本)译例,从汉英语言特点及文化差异两方面分析汉英翻译中常见的几种补偿译法。  相似文献   
55.
汉语中词汇的重复出现是语篇衔接的一个常见手段。通过《围城》中英文本对比分析后,发现英译本的译者在对此现象进行翻译时,主要使用了以下三种处理方式。首先,在词汇重复不多的情况下使用与原文相同的词汇衔接方法,或直接重复,或用指称照应代替重复的词语。其次,运用了语法衔接的手段处理了一些词汇重复的情况,这些手段包括替代、省略。最后,对于重复频率较高的词汇,将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相结合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6.
南朝吴均的边塞诗以游侠的豪迈意气和戌卒的忠君建功之念为核心,充分利用了边塞题材所特有的意象境界耒传达个人强烈的内心情感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在南朝边塞诗作中独标一格,对于后世边塞诗的创作亦有不少启迪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57.
文学幽默是一种语言幽默,可分为人物幽默、情节幽默、旁白幽默等。从翻译角度看,情节幽默、旁白幽默以及人物的形貌幽默、行为幽默、心理幽默等完全或基本可译,文字幽默、文化幽默以及作为意味的幽默只有部分可译,或基本不可译。  相似文献   
58.
《围城》的意蕴,大半来自方鸿渐形象的塑造。如何理解方鸿渐,成为解读《围城》和钱钟书的关键。论文一方面对方鸿渐的精神内质进行独特的审美观照,自然深入钱钟书的“喜剧”小说叙述,抵达其所深藏的“悲剧”人生体验。另一方面,论文意在探究,钱钟书在方鸿渐形象中所寄寓的深切理解与同情,使钱钟书本人,与其笔下的方鸿渐,形成某种有趣的“互文”关系;二者相互阐释,共同显示着钱钟书独特的人生情态:自由的秉性,和对人生社会的悲观。  相似文献   
59.
旨在用西方国家的认知隐喻理论分析长篇小说《围城》中英本的隐喻翻译。认知隐喻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人类认知事物的重要方式,它为文学的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翻译活动是一个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示意——推理的语言交际行为,这个推理模式可以为隐喻的翻译提供重要启示。从具体到抽象,从始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度分析其对作品意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本文将从关联理论中的明示-推理模式出发,针对译者与原文作者以及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失误这两大案例,分别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对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的英译本进行分析,着重研究明示-推理模式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