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23篇
科学研究   91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49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breast support previous studies monitored breast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subjective feedback, muscle activity (EMG), ground reaction forces (GRFs) and physiological measures in isolation. Comparing these variables within one study will establish the key performance variables that distinguish between breast supports during activities such as running.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breast support on biomechanical, physiological and subjective measures during running. Ten females (34D) ran for 10 min in high and low breast supports, and for 2 min bare breasted (2.8 m·s?1). Breast and body kinematics, EMG, expired air and heart rate were recorded. GRFs were recorded during 10 m overground runs (2.8 m·s?1) and subjective feedback obtained after each condition. Of the 62 variables measured, 22 kinematic and subjective variables were influenced by changes in breast support. Willingness to exercise, time lag and superio-inferior breast velocity were most affected. GRFs, EMG and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were unaffected by breast support changes during running. Breast displacement reduction, although previously advocated, was not the most sensitive variable to breast support changes during running. Instead breast support products should be assessed using a battery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cluding the key kinematic and subjective variables identified here.  相似文献   
32.
核酸的结构具有多态性 ,核酸的功能取决于其结构 .了解核酸不同结构的特征有利于对其功能的充分认识 .本文对核酸四碱基体及其形成的四链结构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 .这些工作有助于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核酸四螺旋结构 ,对相关的实验研究也将起到有益参考作用 .  相似文献   
33.
本文应用Maxwell-Boltzmann统计分布系统地讨论了气体的热容,且对工科院校教材中有关气体热容的经典理论与实验不相符合的问题用量子论作了理论研究和讨论,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4.
中国式摔跤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之一,活体传承是中国式摔跤的主要传承方式。因此,解读中国式摔跤技术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哲学、力学等视角,将其归纳为"一点多变"技术原理、"四两拨千斤"技术原理"、旋转门"技术原理以及力学原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摔跤运动中手、腕、肩和膝等部位的损伤,以及导致这些损伤的发生机制提出简易、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我国摔跤运动的自我防护意识及治疗,为基层教练员及广大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探索普通高校运动队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多年改革和实践,不断探索高校运动队的机制和管理模式。机制的多元化符合当前高校的实际状况,由校职能部门全面负责运动员思想、学习和训练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裂缝发育与否对于低渗低丰度气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分析本区块不同岩性的成像测井对应层位的裂缝参数以及自然伽马分维数,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套通过自然伽马分维数来识别不同岩性裂缝发育程度的图版,本区块裂缝孔隙度的范围在0~0.15%之间,以0.05%,0.1%为裂缝发育程度的界限,分为发育,较发育,不发育3类,进而预测裂缝发育的程度。  相似文献   
38.
新形势下土力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力学实验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技术性高、实用性大的特点,其配合土力学课堂教学,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工程适用性评价、工程安全性防护的掌握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本文针对传统土力学试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结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体要求,提出适应于新形势下的土力学实验教学模式,凸显主动性、连贯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以优化、改进目前土力学实验教学方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39.
依托工程流体力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实践,与课程自身特点相结合,以专业培养方案为出发点,从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着手,坚持以培养海洋工程特色人才为目标,围绕人才培养主题,注重教学团队、教材、实验室以及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抓好本科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题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三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0.
流体力学是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建筑设备工程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和专科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流体力学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