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曹著高续《红楼梦》是新红学派的一大功绩,近年多遭异议。贾雨村初仕时续娶娇杏事件叙述的前后不一为书中自证。他首次被革职前经历的两种说法均不合曹公原意。其实情是:贾雨村中进士后先当一任知县而后擢升知府,赴任途中巧遇娇杏续娶为妾,不到一年被革职于知府任上,前后任官凡5年。高鹗续写雨村作知县时便娶娇杏是错断。历代步其后尘者甚众,以讹传讹,积重难返.此宗牵涉到贾府及诸多人物、事件的发展空间无法链接,甚至被误解为曹公未及审改的舛错或败笔,由此可知高鹗暨后学辈与曹雪芹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前后不榫合恰恰铸成了曾著高续《红楼梦》难以销匿的铁证。  相似文献   
42.
隆庆“俺答封贡”事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板升问题的解决;第二个阶段是高拱等极力促成册封和实现互市;第三个阶段是巩固封贡阶段,主要围绕整顿军备、加强边防和用兵辽东等展开工作。第三阶段往往容易被忽视。由于俺答封贡是为了实现边境的安宁,但册封和互市所形成的和平是不牢靠、暂时的,而长久的和平是需要实力做后盾的。所以,实现贡市后高拱对边防和军备的再次改革和整顿显得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高老庄》的细读,分析了具有特殊性格的几类人物在特定时空境遇中的不同表现,并由之见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当下农村生活中的纷纭复杂的表象,亦据此窥见贾平凹的城乡观。  相似文献   
44.
在巴尔扎克走入中国的最初几十年里,除林纾、穆木天、傅雷等翻译家为之作出过努力外,语言学家高名凯的贡献也不少.他既是<人间喜剧>的系统呈现者,又是对巴尔扎克的总体观照者.他为巴尔扎克的中国之行铺垫了基石,开阔了视野,让中国受众领略到了原作者的富实.他是不容忽略的巴尔扎克传播者.  相似文献   
45.
"美"是黎族称呼汉族的汉语音译,它最早源于黎族对临高人的称呼,临高人称母亲和特定女性为"美",并产生了大量以"美"贯首的临高人地名,黎族据此称临高人为"美"."美"在黎族的语境中是指与"我"不同的先进的人或先进的群体,后演变为对汉族的固定称谓并延续其寓意.由于汉族文化具有先进性,使其在黎族社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推手,黎族社会由此产生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46.
蔡鸿程 《出版科学》2012,20(1):12-15
学习刘杲同志有关图书质量问题的论述,联系出版编辑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多出精品。  相似文献   
47.
文章以高满堂的新世纪工业题材电视剧为个案,通过对人物所承载的价值理念剖析当下工业题材创作在价值理念上的变迁,即在后工业精神的观照下,工业题材创作对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工业文学为代表的旧工业精神和以新时期改革文学为代表的新工业精神的承袭和反思。  相似文献   
48.
文章以高满堂的新世纪工业题材电视剧为个案,通过对人物所承载的价值理念剖析当下工业题材创作在价值理念上的变迁,即在后工业精神的观照下,工业题材创作对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工业文学为代表的旧工业精神和以新时期改革文学为代表的新工业精神的承袭和反思。  相似文献   
49.
云南姚安高氏和丽江木氏两大家族很早就建立了深厚的氏族同盟,他们在政治上联手,经济上互通有无,文化上取长补短,家族间友好联姻,共同携手谱写了世代友好、精诚团结的优美乐章,在云南经营和开拓了美丽的家园,演绎了很多动人的民族政治和历史文化传奇轶事,成为耸立在丽(江)姚(安)两地耀古烁今的民族友谊丰碑。  相似文献   
50.
大慧宗杲是两宋最杰出的禅师,他的成就离不开对苏轼的接受。通过结交受苏轼影响很深的惠洪、唐庚、李彭、张商英、韩驹等,宗杲实现了对苏轼的间接接受;而通过对苏轼人品的称赞、置苏轼像于佛殿、对苏轼作品的熟悉评述,宗果实现了对苏轼的直接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