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付开镜 《襄樊学院学报》2012,33(6):16-19,30
关羽与张、徐二人相识并成为好友,原因在于这三人都具有儒家忠义恩报的人格;在于三人均为盖世英雄,惺惺相惜;在于三人有相似的早年生活背景。三人皆以军功影响了三国的政治走向。三人政治人格、尤其是关羽政治人格的高尚性,长期成为后人效仿的榜样。  相似文献   
142.
文章首先从外在美与内在美两方面来分析人们认可“窈窕淑女”的原因,突出淑女“贤良淑德”的内在美;其次,从游女的素质与周楚两国敌对情绪两方面来分析西周统治者排斥游女的原因;再次,西周统治者认为《关雎》在“夫妇之德”方面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加之“南化”思想风行,因而借之以感化《汉广》之“荆蛮之淫”。总而言之,《关雎》所体现的正是西周统治者对待青年男女婚姻问题的主张和愿望,即“淑女以配君子”。  相似文献   
143.
《金线池》作为一部褒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作品,其人物与情节的设置却是有些出人意料的:书生有才且又刁钻,妓人多情兼具机心,官员仗义捎带蛮横。而这些角色形象的局部性错位也代表了作者关于婚恋的某些道德见解,即肯定以婚姻为目的的感情,并对实现目的的手段持较为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4.
孙斯提 《职大学报》2013,(1):79-82,104
纵观《红楼梦》中秦可卿与宋学士秦观的种种联系,可以说是映射出秦观其人其创作对后世文人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对曹雪芹的影响,曹公之于秦观,可以说不止是追慕,更是对其诗词创作的接受,实证可谓遍布"红楼"、处处皆是。  相似文献   
145.
史料和历史遗存显示,襄阳习池园林景观“大陂”、“小点池”的布局位置分别位于现在的闫家冲内和闫家冲外以东的汉江边.习池历史建筑奉行“顺应自然,倡导俭约”的文化精神.应引进“整体性保护和复原”、“修旧如旧,以求其真”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保护开发好裹阳习池、谷隐寺与凤林关,形成风林关景观廊道和荆襄古道旅游线上的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146.
吕祖谦为指导初学者作文而编评的《古文关键》,蕴涵着丰富的文章阅读学理论,表现出鲜明的为写作服务的特点.《古文关键》在文章学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7.
"天"在《窦娥冤》中多次出现,具有丰富的内涵,"天"为人之始,与人事密切相关,同时是至善的代表,亦能与人感应。窦娥对天的态度虽看似矛盾,但通过分析各主要人物的不同表现,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关汉卿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顽强抗争。  相似文献   
148.
史书记载鲍叔牙以管仲有治国“五能”为由,力荐其为齐国执政。这“五能”为:“宽惠爱民”、“治国不失秉”、“忠信可结于诸侯”、“制礼义可法于四方”、“介胄执袍,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这“五能”在《管子》、《国语》和《左传》所记载的管仲治齐方略和治国理念中均有所表现,其中蕴涵着可资今人借鉴的丰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9.
把关汉卿杂剧置于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其思想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平民视角与关怀弱小的人道精神;追求平等、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弘扬正义、顽强不屈的抗争意识;王法无私、执法为民的法治理想。关剧体现出的情感取向和文化精神,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0.
《三国演义》的评点,尽管由于新的阅读和批评模式的生成而逐渐淡出了小说读者的视野,然而作为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研究个案,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国演义》评点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如果我们要对《三国演义》评点系统做一个全面的审视,可以发现,这一研究至少必然会涉及一下几个方面:《三国演义》评点的版本分析,《三国演义》评点的主体研究,《三国演义》评点的文本阐释;在逐个深入研究的同时,推进并形成整个《三国演义》评点的立体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