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维随自我体验的逐渐深入,越来越想过隐逸的生活,但是因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又要求他该仕。隐或仕令诗人难以抉择,他最终艰难地选择了“亦官亦隐”的人生道路,从中也可看出其矛盾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2.
“人性”的探讨一直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笔者沿着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这条主线,对其中“人性”的发展规律做了简要的分析,让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面更清楚地认识到心理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3.
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疗法是以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背景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对人的潜意识的发掘和分析,使潜意识的“症结”意识化,从而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精神分析疗法的医疗和研究价值对解决现代人的心理问题也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对行为动力的认识分歧是古典精神分析矛盾的根源所在。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释放被压抑在本我之中的不愉快的能量,从而解除紧张获得快乐;荣格认为,人格结构由很多两极相对的内部动力构成,个体行为的动力是这种由两极相对发展到两极融合的驱力,人们在这种驱力的作用下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而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行为的基本动力是克服自卑心理,追求优越和完美的社会。深入分析古典精神分析有关行为动力看法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去发现人格最为本质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文章从象征、对比反衬和心理分析三个反面探讨了霍桑《红字》写作手法的多重性,及其产生的美妙效果;通过分析使读者领略了霍桑独到的写作风格,进一步理解了《红字》的深刻内涵和主题。  相似文献   
106.
张爱玲的小说,惯于采用多重视角和心理时间,结合精神分析,进行记忆书写, 同时细致刻画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沪港社会的世俗万相,以心为眼揭示复杂的男女人情。她的叙事还继承中国古典小说客观写实的手法,因而具有一种特殊的心理深度。  相似文献   
107.
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对西方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详细论述了存在主义哲学对存在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8.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 2 1世纪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 ,甚至普及。网络环境给中小学生心理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有正面的 ,也有负面的。如何构建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健康的心理 ,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环境下心理分析并对其实施辅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9.
爱伦.坡怪诞小说中的“自我”与弗洛伊德的“theego”以及容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具有某种契合,从而在解构、颠覆传统哲学的理性主义“自我(self)”观上表现出了“先现代派”的特征,并使他成为象征主义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10.
In this article, I suggest that, when readers speak about reading, the language they u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des and movements of speech employed by the dreamer recounting their dream. With reference to the psychoanalytic formulations of unconscious desire and transferential attachment, this article – with its focus on methodology –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approach the often-illegible discursive effects of reading experience. While describing a scene in which a reader relates to a text through a dreamlike re-enactment of prior experience, I argue that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reading experience must begin with the question of how to consider unconscious effects, despite their disguised, incomprehensible, and incomplete n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