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035篇
科学研究   2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08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海国图志》的重要思想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国图志》系魏源愤于鸦片战争失败,为了寻求抵抗西方侵略方策而编辑的一部名著,倾注在这部著作中的"师夷"、"制夷"的反侵略思想,集中反映了魏源的爱国主义情怀。这部书传播到日本后,引起日本社会的广泛共鸣,在介绍和传播"西洋情形与一般近代文化"、"关于国际法和立宪政治的知识"以及影响日本维新运动的发展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学术界一致认为,魏源治经好求圣人的微言大义,其著《诗古微》主要目的在于阐发三家诗所蕴含的《春秋》微言大义,抒发自己的政治思想。魏源《诗古微》对《春秋》微言大义的阐扬,主要体现在发掘《诗经》四始的微言大义;调整十五国《国风》的次第,从而阐扬《春秋》尊王大义;发掘《诗经》当中的"夷夏之辨"思想。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3.
中国隆回网隆回县文化局提供的材料《魏源澳门花园听琴》认为魏源笔下的"洋琴"很可能为"竖琴"。文章认为这是一种误读。根据相关材料论证,1848年魏源访问澳门,写作了《澳门花园听夷女弹洋琴歌》,诗中所描述的"洋琴("即魏源所看到的"洋琴)"应该是古钢琴之一的"古翼琴"。  相似文献   
64.
魏源是我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人物,他一生硕果累累。在哲学、文学、地理和方志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身为湘西人,魏源与现代意义上的湘西有着不解之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魏源是现代意义上的湘西人;他的《圣武记》卷七对现代意义上湘西的乾嘉苗民起义进行了具体的载述,为清中叶划分提供了充分的史料依据;审定刊校了道光本的《凤凰厅志》。  相似文献   
65.
史学界一般认为功曹、五官掾是两个职位。宋一夫认为功曹、五官掾是同职异称。文章在详细推敲其各个论点论据后发现均存在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汉代功曹、五官掾实为两个不同的职位。  相似文献   
66.
元散曲中的云意象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内涵。其中"闲枕白云卧"意象表现了一种彻底的隐逸情怀;"懒云窝"意象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精神庇护所;"风云"意象被消解了作为君臣相得象征的积极精神,具有了虚无的悲观消极色彩;而"云雨"意象对"云雨"固定具有男女交媾之意起了推动作用。元散曲中云意象的这些新特点,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他们看似识破天机,通过"避世"来获取精神的安宁,却又潜藏不平,借"玩世"精神故意用一种直白浅露甚至庸俗来消解传统,从而在散曲中通过云意象的创造实现了对自己心灵的一丝安慰。  相似文献   
67.
唐诗现存各种版本中,王之涣《登鹳雀楼》又写作《登鹳鹊楼》,注释各异,莫衷一是。历史文献检索表明,用"鹳雀楼"者约占八成,而用"鹳鹊楼"者不到两成;唐宋元诗文皆用"鹳雀楼"写法;明清以后,始有"鹳鹊楼"之称。考该楼原为黄河岸边一座军事瞭望台,年久失修,鹳雀聚栖,因得其名。鹳雀是唐人对鹳的一般称呼,非鹳与喜鹊之集合。明中叶编撰的《大明一统志》是误植"雀"为"鹊"的肇始者,由此引起后人混乱。  相似文献   
68.
中古的知庄章组字声母的读音在不同方言区和普通话有所不同,在镇原方言中有舌尖前塞擦音和舌尖后塞擦音两种读法。声母读为舌尖后塞擦音的韵母的发展和普通话基本一致,而读为舌尖前塞擦音的韵母的演变根据等呼和韵摄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9.
麦金农对袁世凯和新政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忧虑:相对说来,我们对清末北京政府所受的外部和内部压力知之甚少,对帝国在世纪之交的政治权力结构如何改变的情况知之更少。作者的研究和新见建立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除大量运用常见史料如《袁世凯奏折》、相关地方志如《广宗县志》、档案资料如交通部档案以及“海关报告”外,更多地利用了“英国外交部档案(白皮书)”,并以此与《袁世凯奏折》比勘使用。同时,对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关军机处的档案如“光绪朝的商务档、方本、奏编”也使用较多。这自然保证了此项研究的学术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70.
从有关乞立赵氏的四篇状文和相关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宋史》及《挥麈录》等典籍记载的秦桧乞立赵氏第一状为秦桧伪造。真伪状文变化很大,且乞立赵氏状文首倡者不是秦桧,他只是连名者。秦桧凭借伪状捞取政治资本,掠美名,取富贵,势贯古今,其欺世盗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