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645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西北开发协会的成立及其对西北建设的影响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拟简述民国时期西北开发协会的成立背景、重要思想,开展的活动,以探讨它对民国西北开发建设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国有企业债转股是中国金融资源支配权重新配置和利益再调整的政策措施,因此债转股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化解金融风险、以及重新强调市场力量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析了国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五个直接利益在债转股这场争夺金融资源支配权博弈中的一系列互动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债转股政策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在现有国有企业产权所有制不变和市场化机制没有建立的条件下,除非债转股的实施进程对各方都有利可图或者至少不被直接损害,否则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国家将最终承担起风险和债转股政策效率的损失。  相似文献   
23.
郭秉文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他提出"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并身体力行,筹资建馆、延揽人才、倡导和促进图书馆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为东南大学图书馆建设和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给创建双一流大学背景下的图书馆建设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4.
穆旦的代表作《诗八章》的写作,和现实生活中他和萧珊的一段特殊感情有关.在穆旦的一些作品和书信中,透出了这方面的信息.明了《诗八章》后的这一"隐情",有助于理解《诗八章》的情思内涵,同时,也可由此看出穆旦的诗歌写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出之处.  相似文献   
25.
《海国图志》的重要思想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国图志》系魏源愤于鸦片战争失败,为了寻求抵抗西方侵略方策而编辑的一部名著,倾注在这部著作中的"师夷"、"制夷"的反侵略思想,集中反映了魏源的爱国主义情怀。这部书传播到日本后,引起日本社会的广泛共鸣,在介绍和传播"西洋情形与一般近代文化"、"关于国际法和立宪政治的知识"以及影响日本维新运动的发展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广州话和倒水话的"过"字差比句虽然具有相同的句式,但在数量补语的位置、否定词和否定句式、相关副词的使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差异。这可以从历史演变、词汇差异、语用等角度对两种方言差比句之间的差异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7.
认为郭文斌乡土小说之所以写得如诗如画,在于作家的早期生存经验、作家的个性、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童年视角和其回忆中乡村的封闭性等因素,这些因素综合促成了郭文斌小说中祥和宁静的童性气质。  相似文献   
28.
郭德刚事件由公众人物与媒体之间的司法纠纷演变成一场有关公共道德和社会风气的大讨论.传统媒体在事件中大都持批评郭德刚的立场,网络舆论则经历了由"倒郭"到"挺郭"的转变,造成传统媒体和网民立场差异的根源是公众对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越位及公权力介入公共讨论的不满,以及网络舆论的"反沉默螺旋"效应.郭德刚事件凸显了权力与公众冲突时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角色差异.  相似文献   
29.
<庄子>提出的"逍遥游"的生活方式与人生境界亦成为郭象理论的归宿.从性分论这种本体论出发,郭象认为,最佳生活方式在于追求符合和顺遂主体之真性的生活,理想的人生境界是追求一种即世间的逍遥.适性逍遥说显示了最高的个人意识,安顿了纷驰的性命之情,处于乱世的魏晋人士,遂能各得其所得,各美其所美,各是其所是,各然其所然,以安于所受而达于逍遥之境.  相似文献   
30.
论文通过对"于丹现象"及其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剖析,阐述了图书馆在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加强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