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2235篇
科学研究   20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7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In a society that strives for sustainability it is important to observe and value different forms of knowledge. Creating art is not a meaningless exercise. Instead, one might say that works of art serve as a window that interprets the world. In the article it is argued that artistic actions can offer a combination of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reflecting on the types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hat count as valuable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The article reflects on the participatory installation Colours of Rovaniemi and how ABER was used in the creation process. The methodology focused on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community engagement when creating artistic actions that engage with sustainability. The installation provoked critical thinking and encouraged the participants to take a stand on the issues discussed. Artworks of this kind are well suited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issues we face regarding sustainability. The work raised questions of who we are, what we prioritise in our lives. It initiated discussion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ttitudes, values and national self‐identity, challenging the participants’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72.
逻辑学教学改革由来已久,但始终没有达成共识,"传统"与"现代"之争还在继续,但或许此时我们该重新审视此争论并提出新的改革方案。为此,在已有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逻辑学教学从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学生可接受程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将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结合在逻辑学这一课程名称之下的改革方案,并具体分析了改革后逻辑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写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3.
一、研究源起 教师的专业成熟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从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乃至知名的教育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专业成熟的过程而言,需要经历一个发展阶段。因此,对教师成长的周期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为教师指明个人的专业发展道路,为教师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提供需要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4.
一类新超混沌系统及其自同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个三维混沌系统构造了一个新的四维超混沌系统,利用系统的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图和相图分析方法研究了该系统的运动规律.根据线性系统稳定性定理,设计了一种非线性反馈控制器,实现了该超混沌系统的自同步,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5.
以《日蚀》为标本,解析杨昭小说写作思想的根源,透视"新现实主义"在新世纪文坛视域下的拓展维度,从而再次观照中国继鲁迅以来对国民性探索的当下性创作。  相似文献   
76.
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要求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拥有良好的英语演讲能力。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阵地和校园文化平台,从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强化演讲心理素质、增强创新思辨能力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7.
郝敏  陈伟强  马梓洁  张超  甘建邦 《资源科学》2020,42(8):1515-1526
铜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关键金属。中国长期以来进口“六类废杂铜”和“七类废杂铜”两种废碎料来冶炼再生铜。本文基于海关贸易和有色金属工业统计数据,利用物质流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了铜废碎料贸易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与健康风险。结果显示:①2000—2015年,中国累计进口铜废碎料实物量6680万t,其中含金属铜约2000万t,占同期国内再生铜累计产量的56%;②相比利用铜矿石生产精炼铜,利用进口铜废碎料生产再生铜在非生物性资源消耗、温室效应和人体毒性等方面减少了一系列环境影响,同时累计节约铜矿山投资成本约580亿美元。然而,进口的“七类废杂铜”在带来资源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区域性环境与健康风险:一是进口低品位铜废碎料中夹杂大量有机物,在拆解和熔炼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有害物质;二是部分工业园区和小企业在工艺、技术、空间布局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引发了局部地区较为严重的环境和健康危害。因此,建议辩证和全面地认识铜废碎料进口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在坚决禁止进口“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电线、电缆和五金电器”这些“七类废杂铜”的同时,继续利用进口“六类废杂铜”作为重要的铜资源,以降低中国对原生铜矿石的依赖以及造成的采矿和原矿冶炼阶段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78.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梳理国际乒联21世纪以来的规则改革,反思其存在的问题。21世纪以来,国际乒联在器材、技术和赛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系列规则改革在技术上使得运动员技术选择和使用随意性增大,比赛胜负的偶然性增大;在国际乒坛秩序上产生了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改变了中国队"一家独大"的局面,国际大赛的奖牌分布趋于多元化,另一方面,使得运动员打法逐渐呈现单一化趋势。同时国际乒联频繁修改规则还存在规则修改程序正义性、规则相对稳定性,以及权力行使过于随意等问题。要维系国际乒坛秩序的良性发展,国际乒联还需出台具体的规则改革制度,保证竞赛规则的相对稳定性,并合理行使规则修改的权力。  相似文献   
79.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下简称"栾城站")位于华北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的中段,是地下水灌区高产农业生态类型的典型代表。由于近几十年来大规模、高强度的农业生产,区域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污染风险加剧。然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表生态系统与地下含水层被厚包气带隔开,地表农业生产活动对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目前,开展贯穿整个包气带的原位监测试验,是揭示这一过程机理的唯一途径。因此,建立大型农田关键带观测平台,是开展农业与地下水关系研究的重要需求。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栾城站建设的"栾城关键带观测平台",通过对作物根系层—深层包气带—饱和带的土壤水、热、溶质等关键要素和变量的监测,可开展水分、溶质和污染物在厚包气带内的运移、转化规律研究,揭示饱和—非饱和过渡带水文过程及其与地下水补给关系,阐明农田生产活动的水肥迁移、转化及其对地下水量质变化的影响机制,为回答地表过程对地下水量质演化影响机理提供实验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80.
This brief viewpoint piece depicts educational (dis)engagements apparent in researching and (re)designing higher education in and through Accessions. Accessions, a collaborative research-design project, probed at how cultures, climates and condi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may be reproducing or reshaping social inequalities and divisions. Here, questions are asked about how these might be challenged within and potentially beyond the specific locale of one university campus. This research-design project hopes to enable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issues of ‘participation’, ‘impact’, ‘engagement’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where regulations and measures may be resisted and disrup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