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3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609篇 |
科学研究 | 74篇 |
各国文化 | 3篇 |
体育 | 63篇 |
综合类 | 102篇 |
文化理论 | 13篇 |
信息传播 | 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45篇 |
2011年 | 201篇 |
2010年 | 155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49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李康云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7(1):29-34
目前评论界对《尘埃落定》“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展现了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等“共识”是两个明显的误读。错误原因有二:一是知识性错误,第一句应改为“一个声势显赫的安多安嘉戎藏族土司”。二是认识错误,阿来创作《尘埃落定》除对社会制度转型时期人的生存了状态施与人关怀以外,更主要表达了土司制度这种落后制度必然走向衰亡的唯物史观,“传统没落”的小说演绎,正是一出制度没落、人性没落与思考的诗剧,而并非皆在“展示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相似文献
62.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于经书博采众本,但经过校勘发现,其校勘所用《史记》并非善本,所举异文的准确性不高。阮校据误本《史记》,纠正经书,因此多有讹误。比如阮校出经、传作某,云《史记》此处有异文,但今检日本所藏古本《史记》恰与经、传相合,再加上他校资料,足以证明阮校所引《史记》有误。又如阮校所出经、传作某,云《史记》同,但日本所藏古本《史记》及他校资料此处却存在异文。故参稽《史记》众本及其他古籍,以作订补。 相似文献
64.
65.
本文在分析《新闻报民报申报晨报时报中华日报联合特刊》内容、出版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刊物的新闻史学意义:通讯社对民营大报影响至深,上海民营报纸在1934年暂时结成了伙伴关系,开创各报联合出版的办报模式。 相似文献
66.
67.
我国企业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不发达,企业缺乏自主权及管理水平低下;政企关系没有完全顺理;传统化中消极因素的沉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化,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继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化;3.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优秀化成果;4.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5.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68.
顿文聪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0):10-16
褚少孙主要在三个方面续补《史记》:重大政治事件、重要人物与占卜龟策。褚补材料来源广泛,具有相当的史料、文学、语料价值,尽管如此,班固总体上对褚补抱有怀疑;在天命观上,褚少孙提出了“鬼神不能自成,须人而生”的进步观点,进而否定了“无父而生”的神话传说,将“无父而生”与“天命”联系起来,认为“天命”就是“以其先之有德”“泽流后世”,“无父而生”的传说实质上是天命降临的征兆,象征可以继承乃父的德泽;在人生观方面,褚少孙不否定人们追求荣华富贵的心理,而是认为一旦“立名当世”,需“持满守成”“知进知退”;政治倾向上,褚少孙尊崇汉武帝,认为汉武帝雄才大略有远见;主张朝廷任命官员要选择通经术、直言极谏之人。 相似文献
69.
Wang Jian’an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史记》之"太史公曰"在文学史上具有开百代之先的地位。作为论赞,它附同于本纪、表、书、世家以及列传,并同它们一起组织起《史记》完整的结构。在烘托主文本的同时,也汇筑起了"太史公曰"作为表情达意的独特文本所具备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70.
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汉昌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7(3):111-114
诸如翻译法、直接法之类的传统英语教学法,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教学,但它们未必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因为它们在寻找教学突破口的时候,把注意力只放在英语自身环节上,而忽视了教学对象--学生个体.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内因;而教学方法只是途径、外因.内因决定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就必须“治标先治本”,因为学生个体始终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一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