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544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4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南宋词人黄的渊明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后期江湖词人黄,受崇陶之风的影响,表现出浓厚的渊明情结。他崇拜陶渊明正气凛然、不屈服于强权与顺应大化、保素守真、悠然自得的高尚人格,同时,与陶渊明一样,其内心亦有不平静的一面。这是在南宋新的历史条件下,宋人对陶渊明等隐士的隐逸人格做出的时代文化解读的反映。  相似文献   
72.
黄遵宪晚年大力引入西学的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遵宪晚年被罢官家居,然而,他仍然积极地传播西学:一方面注视着梁启超办报,极力纠正其办报宗旨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在家乡大力普及新式小学教育,力所能及地进行"开民智"实践。  相似文献   
73.
黄生的唐诗品鉴不只是一般的诗歌鉴赏,而是他研究唐诗的基点,在品鉴中,表现了黄生诗人的品格、文字学家的学术取向,也投射了黄生的人生际遇、人生态度,为研究黄生的审美思想提供了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74.
戏剧小品成为当今最流行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一。黄宏小品表现出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吻合的特征,具有引导大众价值取向的作用。同时,黄宏小品遵循了现实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创作原则,又通过多种喜剧的表现手法,使其小品寓庄于谐,为小品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从黄庭坚对《瘗鹤铭》的评价、对黄庭坚认为《瘗鹤铭》作者为王羲之的观点的阐释、黄庭坚书学理念与《瘗鹤铭》精神内涵的趋同性探讨、黄庭坚学习《瘗鹤铭》的时间问题、后世对黄庭坚取法《瘗鹤铭》的评价等5个方面探讨了黄庭坚与《瘗鹤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黄仁宇在历史研究中广泛地运用比较法,主要表现为中国历史比较和中西历史比较,关于西方历史间的比较涉及较少。黄仁宇的历史比较不仅具有视野的广博性,而且体现出多层次性,并和"大历史观"的构建有密切关联。它的意义在于打通中西历史,应用长时段理论,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相似文献   
77.
博学鸿儒科是康熙帝笼络明遗民的一项政治策略。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次特科考试在笼络明遗民这一目的上并未取得显著效果,但以康熙十八年博学鸿儒科为转折,明遗民对清朝政权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明遗民心态的变化,使得大明江山丢失了最后的"领土",清朝最终统一了中国。  相似文献   
78.
黄宾虹作为一名近现代杰出的山水画大师而闻名于世。然而,他的鉴藏生涯却没有引起世人相当的重视。事实上,黄氏绘画风格的产生是与其鉴藏紧密联系的。出生于徽商家庭的他,自小在书画的熏陶下成长,家族收藏让他绘画得以启蒙,进而练就了扎实的笔墨功底及确立早期疏朗清逸的风格。同时黄氏的书画鉴藏亦是个人理论研究的基础,并影响到艺术思想与笔墨特色。古印玺的收藏,让他领悟到用金石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之中,改变了简淡软弱的画风,最终形成了浑厚华滋、笔力遒劲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79.
清代学者黄彭年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他是莲池书院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担任院长的人。黄彭年在第二次担任莲池书院院长时,改革了教学方法,增舍古学,提出了"化乡酬世"的教育理念,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自此莲池书院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80.
南宋知名士大夫、江西籍文学家黄人杰,《宋史》及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全宋词》黄氏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特予辑补:人杰字叔万,自号鲁斋居士,又号可轩。约生于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前后。曾任州(府、军)学教授。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知江陵府公安县(今属湖北)。光宗绍熙二年(1191)至四年(1193)夏,疑在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幕府。绍熙四年夏至宁宗庆元五年(1199)七月前,疑曾通判某州(府、军)。庆元五年七月后至嘉泰二年(1202)秋前,曾知隆州(今四川仁寿)。宁宗嘉泰二年(1202)秋,提点夔州路刑狱公事。尚著有《可轩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