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1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感兴说指的是艺术创作中的灵感兴发现象。与西方文艺理论中的灵感说大不相同,它包括五个方面。其一,灵感兴发的神秘源泉:体道通神;其二,灵感兴发的诱因和物质载体:自然万物;其三,灵感兴发的主体状态:葆真全性,回归自然;其四,灵感兴发的主观条件:凝神、妙悟;其五,灵感兴发的本质涵义: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所有这五个方面,无不基于道家和禅宗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石涛的画论思想实是中国绘画美学的一总结形态,但其在总结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绘画乃是出自于“心”的创造,是艺术家主体精神无限拓展的产物,因为只有灵智的竞争才是美丽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前贤时人对《原道》篇所言之"道"的众说纷纭,不惟字句理解上的差异,亦忽略了"道"在此篇中涵义的丰富性。刘勰在推原"文"之起源的同时,亦在推原"道"的发展。《原道》篇的深层意图在于言"文"而非言"道"。"道"的发展是通过"文"的发展来展示的。《原道》开篇所言之"道"是宇宙生成的终极之道,中间部分所言之"道"是道家之道,最后所言之"道"是儒家之道。刘勰通过"道"的丰富涵义的内在转换,意欲为"文"的起源找到终极,从而通过强调与神化儒家经典来纠正时人对文章形式过分追求的文风。  相似文献   
4.
道是秦汉政府管理少数民族的一种地方行政建置,相当于县。文章对近年来秦汉道制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主要以学术界关注较多、争议也较多的几个问题为切入点,即关于道制的起源、道制形成的时间、道的数目、道与县的关系。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学者们虽各抒己见,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很多问题仍存在争论,未能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在《语丝》周刊的发展过程中,川岛的贡献不应被忽视。他的价值不仅在《语丝》研究和鲁迅研究中,更在他的作品本身。论文通过对《语丝》的历史考察,梳理了川岛与《语丝》之间的关系,并在分析川岛作品的基础上,肯定其开拓出的文章风格。它们既是面向个人的,也是面向社会的。在对社会人生艰难的思索与执著的叩问中,川岛保持了新鲜的视角,维护了单纯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散手道这一先进的武学文化体系能够在高校顺利推广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武术散手道高校推广对策,目的是发挥武术散手道在高校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作为第一个将儒学推上官方意识形态的学者,其思想的系统化程度前所未有.董仲舒全部思想内容的主旨在于其王道论.董仲舒结合汉初社会现实,融合先秦王霸二道,形成了全新的王道理论,而对“王道”概念内涵的把握则是解读董仲舒新王道思想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解读鲁迅的《出关》入手,依据历史事实和前人的有关论述尽力恢复了老子、孔子和关尹子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以及老子与孔子、老子与关尹子之间的真实关系,分析了三门峡文化在先秦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及其与老子哲学的一定暗合性,破译了“道德”和“玄牝之门”的千古隐秘,论证了《道德经》诞生于三门峡灵宝函谷关的偶然性、必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北岛早期的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岛诗的“质地”是坚硬的,是“黑色”的。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否定意识,强烈的怀疑、批判精神。这种怀疑和批判,不只是针对所处的环境,而且也涉及人自身的分裂状况;这是北岛“深刻”的地方。在北岛的诗里,意象的使用十分自觉,意象在诗中,处于十分密集的状态,而且他使用的意象,也大多带有某种程度的象征性。  相似文献   
10.
李建勋与冯道作为五代时期南北仕宦文人的代表,其应对乱世的不同态度典型地体现了仕宦文人对传统儒学的理解与运用。把握这一点,对认识儒学在唐宋之际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