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1071篇
科学研究   16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8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对MARC21书目格式著录中易产生歧义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就此提出正确的著录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池莹 《科技广场》2007,(5):63-65
讨论了使用Winsock实现异步通信的I/O模型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总结了各种I/O模型的适用情况,为应用开发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趋势与前景:新世纪师范教育发展探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将在以下方面出现新发展、新变化 :减少办学层次、开放培养体系、完善课程结构、促进一体化教育、提高专业化水平、掌握信息技术、加强高师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简析21世纪初国际课程与教学改革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初国际课程改革新动向:教学内容要与当代科学精神在认识论上寻求一致;与各国的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等在价值观教育上寻求一致等。教学改革新动向:重视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21世纪到来,闻一多的事迹正从历史事件变为文化符号。其独特性在于:一方面承继屈原为代表的古代理想人格,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爱国精神;一方面又力图求新、求变,推动社会变革,追求“明天会更好”的陌生理想。这是中华民族与西方文明迎头撞击并纳入世界格局后不得不作出的艰难回应。闻一多不惜以死抗争的献身精神,把推动民族进步的努力变成了一种非凡的使命,其作为文化符号的独特价值,必将转化为民族文化传统的新的资源和象征,从而连接了传统与现代,昨天与今天。  相似文献   
16.
当代新易家的理论建构为 :中华文化的主干既不是儒家 ,也不是道家 ,而是通贯儒道二家的“易道”。易符、易图、象数是“易道”的载体和表达形式。易学与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消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 ,消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与人文的互补、中西文化的融合是当代新易家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话语标记语是动态话语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从韵律的角度,结合声音的波形文件直观地探讨了话语标记语"I think"的语用功能,以期为话语标记语方面的研究补充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1986年至今,中国政府开展大规模扶贫运动虽取得初步成效但形势依旧严峻。进入21世纪要切实转变扶贫思路才有希望在较短时期内取得扶贫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the opportunity costs of school attendance, educational quality attributes, and household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the educational demand of Mexican Americans, African Americans, and non-Hispanic whites using the 1988–1990 surveys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Longitudinal Study. Implementing a utility-maximizing framework, educational demand assumes the form of schools' average daily attendance rates and student dropout decisions between the 8th and 10th grades. The basic results suggest that a school's attendance rate is sensitive to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the demand for education measured by student attrition inversely relates to unexplained school attendance, and i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household socioeconomic status.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