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据形系联”是《说文》部首间相互系联的主导方式 ,“据意系联”只是起辅助作用的次要手段。“据形系联”首先以一“基本形”部首将数个部首联为一组 ,而在前后两个以“基本形”联成的部首小组之间 ,许慎往往有意识地安排一个兼具前后两个“基本形”的部首居中 ,起衔接过渡作用。《说文》五百四十部基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串联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32.
《荷塘月色》是散文家朱自清的经典作品,其唯美的语言和精炼的句子结构受到很多译者的青睐。本文通过不同的翻译方法对比赏析两个广为接受的译本,杨宪益先生和朱纯深先生的译本。  相似文献   
33.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过一系列的努力,颁布并实施了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美国历史教育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34.
在新兴的电教多媒体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是一个很少涉猎的领域,作者在《鸿门宴》中作了一个尝试,并将电教多媒体渗透到传统启发式教学。文中剖析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在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酝酿教学情景,感染力强,信息量大等作用,以及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遵循突破一点,画龙点睛的原则。本文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不能相互替代,只能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35.
“于”和“於”是古汉语中用的较为普遍的两个虚词。“於”比“于”后起,但在语言的不断发展中,“於”逐渐取代了“于”。由于二者并存期间在用法上尤其在用作介词时有诸多混用的地方,但也有许多区别,因此“于”“於”的历史发展情况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史记》为语料,对二者在西汉时期的使用状态进行了较为详尽地探讨。  相似文献   
36.
文章逐一研讨了王叔岷《史记斠证》一书中"痢儿畔""内""太任""岐""罚""迺"等词语,进而提出了商榷观点或者思考。  相似文献   
37.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体的史料汇编。其中的谋臣策士的说辞,铺陈夸张,雄辩恣肆,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说服力。本文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对部分说辞作了详细的分析,从而可以看出在《战国策》中运用逻辑推理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38.
《花草粹编》是明代著名学者陈耀文所编选的一部大型通代词选,是有明一代规模最大的一部词总集,在词文献的整理和保存以及词学研究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和价值。《花草稗编》的版本并不复杂,但是关于其版本源流问题,至今仍存在一些疑点。本文试对其进行考辨与梳理,并具体介绍各个版本的得失情况。  相似文献   
39.
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不同的译者对同一篇原作会有风格各异的译文,本文以拜伦的名诗《哀希腊》在不同时期有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以及查良铮四种迥异的译本为例,对译者及其译文进行分析,说明在目的驱策下,翻译者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已形成一定的审美修养和价值观念,因此在其目的驱策下翻译作品时有必要对译文进行再创作,以期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0.
目前语法学界对语义指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核句法结构中语义指向的分析,而连动式这种多核句法结构中语义指向的研究尚不多见。文章以《三国志》连动句为语料,对句中动词及修饰成分的语义指向进行考察,以揭示连动式内部的深层语义关系;并由此论及语义指向分析在连动句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