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嵇康与嵇喜的赠答送别组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嵇康与嵇喜赠答送别组诗既体现了兄弟的手足情深,也表达了二人志向迥异的哲思。名为送别,实乃言志。亲情难以愈合分离,说明了魏晋之际两条思想路线斗争的激烈。  相似文献   
42.
以嵇康四言诗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象征性作为分析和阐释嵇康四言诗象征艺术问题的逻辑出发点。对此论题,我们可分二层来理解:其一是从观念层面谈嵇康四言诗审美意象的象征内涵,其二是从艺术层面谈嵇康四言诗的象征意象。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在文人四言诗发展史上真正成熟的象征艺术始于也终于嵇康。  相似文献   
43.
嵇康清峻的文化品格,透射出文人的独特气质,对中国文人精神的陶铸有着重要的思想意义。这位竹林领袖、魏晋人望、魏晋风度的引领者,用文字、思想与生命共同完成了对理想与人格的坚守。  相似文献   
44.
从刊物的定位、阅读对象、稿件来源等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国是》和《击水谈》两份高校文科刊物各自的特点,认为当前高校文科刊物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介入、行政力量及"独立编辑"制度、消费行为的远离等三个方面的影响,为校园文科刊物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45.
林颐 《天中学刊》2011,26(6):38-40
嵇康的思想兼具儒、道双向传统,凝聚了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取向。“越名教而任自然”作为嵇康思想中的核心命题是人们在理解嵇康思想时绝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此命题不仅体现了嵇康本人对当时社会流行的“名教”与“自然”之辨的态度,更从根本上反映了嵇康本人全部哲学思想的内涵:不仅有出于现实关怀而对现实不公所做的批判,更充满了对于真实自然——求真、对自由人生——求善、最终归于对“任自然”的理想境界——求美这三方面的渴望与追求。这些恰恰是嵇康面对现实种种矛盾而宣泄胸中悲愤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6.
国外著名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对被美国ISI、EI、SA、BA、ME、MA、CA,荷兰SCOPUS、俄罗斯JA和日本JI等10种国外著名数据库收录的2101种中国科技期刊汇总统计基础上作了一些相应的补充,从被收录期刊的数量、创刊年代,所属学科、出版语言、出版地、出版者、主办者以及出版周期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缩短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周期、适当增加各学科的英文刊数量、组建大型期刊出版集团等建议,以应对国外科技期刊与中国科技期刊争夺稿源的严峻挑战,满足科技人员发表科技成果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47.
纪昀批判蒲松龄《聊斋志异》“燕昵之词、蝶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认为这些细节描写没有根据,他自己在创作中则通过强调故事得之于耳目,利用“鬼狐”超人能力等来展现心理等隐秘内容,从而化虚为实,有意写实。这些连同反对凭空虚构、人为制造偶然性等,共同构成了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在叙事上比较突出的特点。这种变化体现了清代笔记小说更为保守和符合正统观念的一种发展和变革。  相似文献   
48.
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进行梳理,揭示该理论的历史、现状、争论及发展前景;运用该理论解决运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的有效性,提高运动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9.
文章简述了季羡林大师的生平事迹与学术成就,回顾了书籍在他一生的求学、成长和成才过程中的影响,着重从读者的角度阐释了季羡林如何通过利用国内外图书馆文献资源来成就自己的学业和研究,并探寻了他从个人的阅读学习生涯中所悟出的道理。  相似文献   
50.
富弼与邵雍,一显宦、一处士,两个对北宋政治、学术思想分别产生重大影响者,经历了相知、举官与拒官、共享桑榆晚景的交友历程。富弼与邵雍的关系折射出北宋中期儒学复兴后,士大夫们对儒家道统和价值观念回归的欢迎,以及"庆历新政"集团成员及其追随者面对熙丰变法和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的共同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