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3811篇
科学研究   124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513篇
综合类   38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文化产业时代。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准也在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美育的价值和任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意义也有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2.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历史活动都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任何事业都将一事无成。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确立了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人民观”。比较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人民观,无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自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治党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此后,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也作了进一步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继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人民观是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历史课题,是党的几代领导人共同关注的政治主题。人民观也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是党的生命力旺盛不衰的关键所在。研究和探讨其时代价值。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75.
以人为本创建有特色的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总被引:10,自引:13,他引:10  
介绍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采取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建评结合,形成特色等有效措施,创建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重新提出的社会背景,对“以人为本”进行了较深入的诠释,认为贯彻“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健身武术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武术走向奥运。  相似文献   
7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7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地方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有效发挥其作用是宪法的要求,也是构建法制国家的基础。地方人大在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地方人大的工作,应该更关注权力制约机制和执政党的科学执政。同时强化人大委员的职责,在全社会加强民主意识的宣传普及。  相似文献   
79.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以群众工作为核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强基层服务管理,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积极培育壮大社会组织,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谐;加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预警防控能力;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合力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切实增强社会管理的统筹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80.
四部描写现当代女性艺术家的欧美传记影片,重申了社会给予的尊重与自由是女性获得幸福生活并展现才华、从事创造性工作的前提条件这一主题。然而,在女性生存环境有所改善的今日,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在继续导致女性生活的缺憾,甚至是不幸?如果有,也许它并不仅仅是女性特有的,而是一种超越性别的、作为"人"的难逃的生存的局限和悲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