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4篇
教育   814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嵇康的音乐和养生思想是嵇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嵇康的音乐和养生思想实则是其率真的个性与当时社会现实之间产生矛盾后,寻求主观超越的一条途径。嵇康认为音乐出于自然,音乐的本质属性在于“和”,即“五音之和”,“自然之和”,“人心之和”;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上,嵇康认为“声无哀乐”;在养生方面,嵇康主张通过情欲的超越,物的超越,抛弃智巧的滥用来达到其理想的超然境界。  相似文献   
122.
“缘情”和“绮靡”是陆机诗学观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陆机在强调诗因情而生的同时,也强调诗歌语言必须文辞美丽繁盛。但陆机的诗作大都在“绮靡”上下功夫,空虚乏情,只有少数写切身经历的作品流露出真情。在诗艺上,陆机的诗形成了重文轻质的华丽诗风.开启了西晋至南朝注重语言美的风气。  相似文献   
123.
礼和法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最为重要的两环,对国家施政方针和国家走向影响巨大,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明初礼制创设之时,刘基广泛参与。他对于明初礼制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创设实践。在明初诸礼制中,籍田礼、百官朝会之礼等国家礼制由刘基负责或参与厘定。这些礼仪制度是明初国家礼制的重要部分,也对明代乃至后世礼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4.
自然观是嵇康思想的核心。嵇康认为“自然”是指宇宙的本源,其认识论基础就是他的名实观。嵇康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元气自然、人性自然和度、数(规律)自然待方面。  相似文献   
125.
《梨园集成》是清末李世忠所编的现行刊行最早,汇编剧本较多的皮黄剧本选集。李世忠酷爱戏曲,在革职安庆期间,开办戏曲科班,演出皮黄戏。《梨园集成》即李世忠请戏曲演员口述并请人修改后所编订的。但是,由于编纂多为教学之便,文字书写上多异体字和俗写字因此不便于阅读和理解。今用训诂学知识结合俗字规律考释七则疑难字词,以期达到便于阅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6.
有宋一代,法律文献的编纂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是《宋刑统》实行律与敕令格式合编,不仅完善了唐后期出现的“刑统”体例,而且开创了后世律例合编的律典编纂新体例;二是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代表的判例集,使判例从虚拟走向现实,从应对科举走向服务司法,大大促进了判例法学的繁荣;三是《洗冤集录》总结汇集了宋以前历代法医检验成果,标志着宋代法医学的成熟。  相似文献   
127.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和"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和”为美是嵇康《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在哲学的层面是指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它体现了宇宙生成的法则和规律。音乐代表了这种和谐统一,“和”美是音乐追求的最高理想。嵇康以“和”论乐,认为音乐的本体是与时代政治和人的情感无关的自然之和;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上,认为音乐与情感并无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对应关系;音乐除了移风易俗的教化功能外,还具有“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28.
杜甫曾在诗中以稷、契自比,后人或以为这只是一句高而不切的儒大言,或举其关心国事、陈述政见之诗以证其言非虚。然读其诗,还应观其事,从杜甫短暂的仕途生涯中最重大的政绩-疏教房Guan,以及他对苏涣的过誉两件事可以看出,他对人事尚缺少正确估计,这就注定了在仕途上要遭到失败。但这并不等于说他“自比稷契”只是一句大言,因为稷、契本只是两位以民为念、为民谋福,杜诗中时时流露的“宁若身以利人”的仁心,正与稷、契“已溺已饥”之心相通。  相似文献   
129.
在王维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王维描述成一个佛教徒,一个隐士,一个田园山水诗人,并习惯于对王维诗中的“禅趣”和“禅意”以及王维同陶渊明,谢灵运等田无山水诗人的传承关系作分析,这种研究有其合理性,但以偏概全,据统计,王维存诗四百多首,田园山水诗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王维诗歌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其中蕴涵的情感也相当复杂,故“佛教徒、隐士,田园山水诗人”还无法概括王维一生及其在诗歌中表现出的情感状态,而从王维与阮籍的关系角度入手可以破解王维研究中的许多迷茫和王维自身及诗歌中表现出的种种矛盾心态,从而揭示王维的“生命本相”。  相似文献   
130.
刘基诗歌风格既有沉郁悲怆的一面,又有奇崛豪放的特征.后期诗作则以哀婉悲凉为主,而就哀时愤世而论,前后精神相通,仅为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