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1篇
教育   92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古典诗学中,"诗可以群"与"诗可以怨"是很难分开的。"怨"是诗人以文学为手段来进行政治实践的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群"的价值伦理,但它受到"止乎礼"的限制,"群怨俱宜"正是这种态度在美学上的表现。而到了晚清,"怨"彻底从"礼"的束缚中暴发出来,以"革命"的激进方式介入到政治实践当中。"革命"成为一种激进的美学态度,而新文学的精神正是那种激进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52.
在传统文化的浸润里,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的审美观点,认为诗画之间存在着“无形”的“相通”,即体现在艺术物质形态之外的审美标准、表现手法、构思手法,以及艺术家对人生、对历史、对宇宙的感悟等等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53.
身处道咸时代的丁日昌力精洋务,他与宋诗派诗人关系密切,该文从丁日昌与宋诗派诗人的交游及其诗歌创作实践两方面探究其诗歌的宗宋倾向。  相似文献   
154.
鸟类在古诗词曲里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意象,用以表达诗人的喜乐哀愁。它们寓含丰富的文化,译者翻译时需放在文化语境里考虑。文章从文化角度探讨了鸟类文化意象诗歌的翻译方法,以向译语读者展现鸟类诗歌特殊的韵味,是古诗词跨文化翻译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55.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美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才能表现出来。以英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意象的三大功能——描绘功能、抒情功能和象征功能,阐明了在英诗鉴赏的过程中,只有从意象入手,弄清其功能和作用,才能领悟诗人的意图,达到欣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6.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而独特的地位。《诗经》中关于女性的作品非常多,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作品反映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情感的初步诉求,体现了周代社会的女性观。文章试图通过对《诗经》中众女子的外在美、内在美等方面的分析,来透视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7.
李邺嗣在清初宁波遗民诗人中占有突出地位。其诗多乐府,感怀家国,呜咽悲戚,能刊落凡庸.其论诗,认为诗歌应独具面貌。主张诗出性情,并通过增进学问以增强诗人驾驭性情的才气,进而使诗歌达到反映现实、意存讽刺的教化功用。李邺嗣的诗论及创作对清初宁波诗风兴盛具有导夫先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8.
明代部分宦官或出身于内书堂,或出于附庸风雅与外廷文人士大夫诗酒交游,或充当帝王伴读,乃至更有文士"自宫"或"被宫"入内,诸多途径下形成一个奴婢型知识阶层。这些知识型宦官时有进行文学创作,而尤以诗歌创作居多。就其遗存诗作而言,独具"悲情孤寂"、"潜心佛道"、"交游风雅"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9.
《诗经》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体现在政治价值、历史价值、文学价值三个方面,诚如闻一多先生所言,它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会,它是最全面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0.
高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人们一提到高适,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边塞诗,并常常将他与岑参并列。实际上高适的诗歌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因为他是沧州渤海人,历史上属于燕赵地区,他的诗歌相应也表现出燕赵地区独有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