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542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141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从信仰看,东晋玄学在生死问题上割断了家族的连续性和血统上的关联性,突出了生命的个体性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断裂性。强调生命的个体性与血缘上的断裂性,这是思想的进步。然而,玄学仅仅在理论上有突破,在修行实践和制度建设上根本就没有探索。而已经传入数百年之久的佛教有理论纲领,有修行实践,有僧团制度,又是性质上完全不同于礼教的外来文化,满足了士族打破礼教束缚、确立个体信仰、追求人生自由的需要。由玄入佛,即是士族信仰的大势所趋。而东晋士族佛学,从道安到慧远都为解决士族的人生问题而服务。人生问题是人与道的关系,为中国所独有。  相似文献   
72.
元明民间叙事文本叙写了一些特殊的关羽故事,在忠、义、勇、智之外,塑造了关羽形象的另一面头脑简单、无情无义、自私、无礼、残忍、势利、心胸狭窄。这一另类关羽形象的塑造,致使民间叙事中关羽的整体形象出现分裂和矛盾,凸显了民间叙事和文人叙事在关羽形象塑造上的差异。其差异的出现与创作主体、接受对象及关戏演出的文化功能相联系。  相似文献   
73.
20世纪30年代曹禺的《雷雨》等话剧创作标志着我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在话剧语言艺术上,他充分发掘了“话”的表现力。在话剧作品中,能使语言诗意化和音乐化。  相似文献   
74.
纳兰性德与李煜在中国词坛上有很高的成就与地位.本文试图从占二人词作"重头戏"的写梦词入手,着重探讨他们写梦词的创作心理与他们二人写梦词在情感、内容和风格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5.
论文通过对"于丹现象"及其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剖析,阐述了图书馆在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加强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民众教育家俞庆棠先生一生致力于民众教育研究与实验,她的很多教育理论与经验都值得我们今天的成人教育学习与借鉴,特别是在目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更值得成人教育实践工作者与研究者思考。  相似文献   
77.
朱生豪和曹禺分别以文学和舞台为取向翻译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两者在人名、称谓语、旁白、委婉语和禁忌语,乃至押韵等的翻译决策上表现了明显的差异。这是两人翻译时代背景和译者主体意识差异的结果,也是戏剧文本的综合性的体现。在多元媒体时代,两种翻译策略和实践都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78.
魏晋南朝的武职官,官位较高,在朝中的班次较前。地方武职官,较之民政官,品秩更高,职权更大。所以武职官政治地位较高。由于政治地位占优,经济地位也占优。但魏晋南朝人们对武职官则是轻视与鄙薄。这不在于武职官的地位,而主要关乎人们的观念。这些观念与士族的文化条件有关,也与这一时期的清浊观念有关,还与个人好尚有关。实际上,士族也离不开军功,武力。  相似文献   
79.
金庸塑造的众多小说人物形象中,《鹿鼎记》里的韦小宝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在韦小宝身上,可以看到我们许多人的影子,但他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实实在在的人。拟从韦氏语言的特色来分析韦小宝的性格特征,进而管窥中国俗文化。  相似文献   
80.
清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获得不断的扩充,由简单的对天、水等物质的形容词,发展成为具有哲学宗教内涵的重要概念。六朝作为中国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征是这个时期大量道经被造作;道教吸收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引进儒、佛两家思想,充实自身理论。而道教对自身理论的提炼和总结,则反映在新出道经中。"清"的概念不断在新出道经中出现,并作为一个重要的核心观念,成为六朝士族道教标榜自身宗教特质、区别汉代以来的民间道教的重要特征。"清"的观念还直接影响到以后道教教义和道教宗教实践,在教义中主要的体现就是戒律,而在宗教实践上就是道教徒在斋醮与修炼的实践过程中追求"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