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明清长篇家族小说及其叙事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样态模塑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叙事视角。中国社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社会结构,是中国文学特别是明清家庭家族类小说戏曲创作形成的历史基础。宋元时期的家庭戏对明代家族小说具有很大影响。明代家族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被笼统称为"世情小说"的《金瓶梅》,以西门一家而及天下,以家庭交际圈来展现社会人生,呈现出家庭—社会半网络式叙事模式。《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所发展,成为家族—社会立体网络式叙事模式的典范之作。《林兰香》、《醒世姻缘传》、《歧路灯》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以家族兴衰或衰兴反映社会人生。明清家族小说不是特意寻找一种网状结构来超越线性结构,而是这种叙事结构与中国社会结构、人们的交际方式相一致,与小说内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先以实证,列举“内阁本”或有意简略,或无意脱漏及多有错刻的现象,再从序跋、图象、眉批等不同角度论证了它不可能是崇祯本系统中的“正头香主”,而是二字行眉批本的翻刻本;同时兼论了崇祯本是词话本的评改本。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汉语大词典》所收《金瓶梅词话》词语释义存在的一些可疑之处,以补辞书之疏漏。  相似文献   
14.
火葬习俗在明代已趋衰落,朝廷也有具体禁令,但一些身份低微的亡者仍有人以火葬之法处置。《金瓶梅词话》所描述的火葬,其烧化对象是地位卑贱的屈死者。西门庆用火葬方式处理武大、宋惠莲,一方面源于当时不太流行然而社会上依然存在的葬俗,另一方面企图掩盖其不可告人的杀人罪证及对弱势者的漠视。通过对火葬习俗的演变考辨,更能认清明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有助于对《金瓶梅词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是《金瓶梅》研究史上的三大谜案,迄无定论,有研究者认为这类考证研究已无意义可言。而实际上任何一种学术的探讨都不可能仅是一个纯学术的问题,它必定有其深广的社会历史文化成因。对《金瓶梅》作者、成书年代的考证是为了认识作者,建构发生的语境,起到知人论世之功效;而版本的探究则是为了保证阐释的有效性。总而言之,对《金瓶梅》斯芬克斯之谜破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破除阐释过程中的主观性,联系作者与当时历史环境,客观阐释作品,达到阐发作者与作品本意的目的,这是中国千年阐释传统的现代延续。  相似文献   
16.
“黄猫黑尾”是《金瓶梅词话》作者“表里不一”一语的同义趣巧变说;“黄”为相对于“黑”的“白”,“猫”是“貌”的谐音字,“尾”是“里”的谐音字。解作“表里不一”,不仅词语语素在训诂上可找到依据,词义理据上也能讲清楚其相互之关系,所释之义且验之各句皆通,当是作者之本意。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称谓语丰富多彩,对其进行研究,对于了解明代称谓和明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认为《金瓶梅》称谓语的特点主要有:一、趋亲性;二、变异性;三、等级性。透过这些特点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其问折射出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校勘《金瓶梅》所引用的《水浒传》字,举例,以说明该《水浒传》大约是何种版本,并为探讨《金瓶梅》创作年代提供一个旁证。  相似文献   
19.
论《金瓶梅词话》的复合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词话》的复合名词,其结构关系有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综合式和其他等六大类,其中联合、偏正二式是其主要形式,联合式则是最能产的;从其词素的词性来看,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名词词素是构成复合名词的主体;其词义基本上是依其词素间的语法关系而产生或衍生的。由此可窥该书复合名词之全豹及其在汉语发展史上的传承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词话》表方向的方位名词有4个:东、西、南、北。它们都能修饰名词或受名词修饰,有的还能与动词、形容词、教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名词词缀结合为不同结构,表现出极强的组合能力,体现出近代汉语的特点。这为现代汉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