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金瓶梅》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虽说分别出自不同的作者、时代、国度和民族且了无参照、渗透和传承的审美关联,但小说的某些叙事范式却有着令人惊诧的不期遇合的相似笔触。然则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属于主观表现类名著,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当归客观模仿型佳篇,读者在文本比读中能切实悟化出韵味隽永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2.
王世贞与《金瓶梅》的著作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作者不必求新,《金瓶梅》作者的答案就在明人笔记中。《金瓶梅》12种手抄本源于王世贞家;被陆炳“诬奏”、“籍其家”、“沉冤”,“托之《金瓶梅》且最早拥有《金瓶梅》手抄全本的“王大司寇凤洲先生”只能是王世贞;《玉娇李》与《金瓶梅》同出一人之手,《玉》作者是王世贞,《金》作者也应是王世贞;《金瓶梅》“指斥”的“时事”与王世贞家世相关,所写明代官吏多为王世贞的熟人;《金瓶梅》大量借用他书素材正是王世贞提倡模拟方法在小说创作中的实践;大哭:李瓶儿与善写丧葬场面体现了王世贞的家庭遭际、哭癖个性与心理特点。吴晗文章及“非王”说未能剥夺王世贞的《金瓶梅》著作权。  相似文献   
33.
元.燕南芝庵《唱论》所提"宫调声情说"的表述多有不当。包括燕南芝庵在内的曲论家之所以提出或迷信[商调]的"凄怆怨慕"的性质界定,是受到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影响下的特定音乐理论的诱导,尽管有些理论实质上已经明显偏离了乐理范畴。《金瓶梅词话》中的21首[山坡羊]的声情态势整体上构成了对"高下闪赚"、"凄怆怨慕"声情说的一个反证,说明"宫调声情说"所构建的声情理论并不完全符合曲体各宫调的创作实际。  相似文献   
34.
《醒世姻缘传》中的反问副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清初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中反问副词有"岂"、"没的"、"难道"、"可"、"岂可"、"却"、"莫非"等。它们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尽相同。与《金瓶梅词话》比较,《醒世姻缘传》中的反问副词有简化的趋势,但使用总次数明显增加;这些反问副词的使用频率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35.
"黄猫黑尾"是《金瓶梅词话》作者"表里不一"一语的同义趣巧变说;"黄"为相对于"黑"的"白","猫"是"貌"的谐音字,"尾"是"里"的谐音字.解作"表里不一",不仅词语语素在训诂上可找到依据,词义理据上也能讲清楚其相互之关系,所释之义且验之各句皆通,当是作者之本意.  相似文献   
36.
探究《金瓶梅》中白描修辞的伦理思想,在具体的题旨情境中,小说有意识地调配语言文字,使用白描修辞手段,恰当地展现伦理关系、伦理情谊以及道德选择,并通过伦理位置的动态互动,实现作者伦理立场和道德修辞意图,以达到劝诫警世的教化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