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篇
  免费   17篇
教育   1920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在运用西方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存在着对西方理论的生硬套用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兴起的文化批评也存在此问题,即难以实现西方理论的中国语境化。文章试从文化批评现状、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历史借鉴和文化利用等方面来论述文化批评的中国语境化问题。  相似文献   
992.
Joanna Swann 《Interchange》1999,30(3):257-282
When asked "What happens when learning takes place?" most people, including those involved in education, find it difficult to provide a satisfactory answer. Nevertheless, assumptions about what happens have a bearing on what we (as learners, educators, researchers, and policy-makers) do, and on our answers to other questions about learning, teaching, and education.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title question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logic of learning. The approach is philosophical rather than physiological or sociological, and draws on the work of Karl Popper. The outcome is a radical, universally applicable theory which identifies a set of features common to all processes in which learning can be said to take place. The theory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ractice: it draws attention to factors which inhibit learning and is suggestive of ways in which learning can be promoted.  相似文献   
993.
北宋,在诗话、序跋书信、诗选几种主要的文学批评形式对唐诗的论评之外,一些史学家、理 学家、博学家在考史论文、寓道谈理中,从他们自身所具知识结构、所持批评原则出发,对唐人唐诗也有论 评。他们不同的观照视点,拓展了北宋唐诗论评的视域,为宋代唐诗学的成长和发展捐献了血液。  相似文献   
994.
从文化介入、学术化批评和论争等三方面梳理学界对1990年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再现,并对其中折射出的当下之理论话语、认知经验和研究范式进行反思性考察,可以看到,再现的意义外在于再现本身,2004年以后的再现表征了学界超越二元模式,从时间、空间和立场上对理论的历史语境做出的回应。  相似文献   
995.
以往学术界主要看重的是金圣叹通过小说评点所构筑的文学创作理论,而实了上金圣叹小说戏曲接受理论也很有特色。这主要表现在:和一,金圣叹采和随文批评的方式来表达他对批评对象独到而8深刻的理解,这对读者的文学阅读和文学接受活动起来了一种导向的作用;第二,金圣叹对读者在接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受条件和接受能力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强调;第三,金叹还依据他自己的理解对作为接受对象的原作品进行了删节和改动,从而使他自己成为《水浒传》和《西厢记》新文本的名副其实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同时也使他的接受批评实践由文学接受领域延伸到了文学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996.
对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再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现代传播学的发展为背景,以受众谱系中的发展脉络为史线,使用与满足理论具有的地位及意义是重大的:该理论使研究视角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众为中心;从功能主义的视野出发,该理论体现了媒介在微观与个人层面上的功能,以及它后期又如何试图从功能主义的框架中挣脱出来;该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缺陷表现为其批判精神的缺席。  相似文献   
997.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没有完全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特征,叙述方式与内容稳定而又陈旧,脱离原著。其重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以原著为生成点,以实践为基础,以人为本,以批判创新为准则。立足马克思主义原著,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哲学重构教科书体系,是一种回应课堂教学需要的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99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大师”级人物。沈从文在小说创作的同时也写下大量的批评文字。作为“大师的批评”,沈从文的批评文字的确有独到之处,但其局限是非常明显的:个人艺术趣味对其文学批评的制约;对左翼文学现象做简单化排斥、抵制所反映出的批评家学术立场的缺失;对理论的轻视与排斥所表现出的轻理智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99.
茅盾的入世精神和忧世情怀使他大量的文学批评呈现出鲜明的趋时性特征。茅盾的文学批评也因此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和难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00.
《我是猫》与《狂人日记》表现手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与鲁迅的《狂人日记》这两部作品在艺术构思、批判现实主义、叙述者的选择三方面的相似比较,又通过对鲁迅对整个外国文学的态度进行历史性、概括性的考察,以及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前是否读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考察,从而提出鲁迅在写《狂人日记》时,在艺术构思、批判现实主义及叙述者的选择上是很有可能受到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影响与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