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057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16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齐”生死与“化”生死分别是道家庄子与道教葛洪对待生死问题的重要分歧之一,“齐”生死遵循“道法自然”,“化”生死引导人走向长生,它们不同却又相承。“齐”与“化”二字,在生死观念不同的背后,还引出了它们审美立场的差异与审美意蕴的不同。从这差异之中,可以看出道教美学作为一门宗教美学的一些特点来。  相似文献   
82.
孔子的人生美学主要是以“礼”“乐”来实现“仁”,以“仁”作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的最高目标。在现代化经济和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人的本性产生的转轨与变异,使得孔子的人生美学再次被遗忘的大众所怀念。论文拟从日常生活审美的维度来探讨一下孔子人生美学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83.
近来在山西陵川发现的“书鼓砖雕”文化现象实际是一种国内特殊的曲艺文化民俗事象。这是一种将本地兴盛的说唱文学艺术与砖雕艺术互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民俗事象。从“书鼓砖雕”概念、陵川民居院落结构布局、陵川民居庙宇特点、建筑砖雕工艺及艺术特色、陵川书鼓砖雕墀头题材内容等诸方面对这一民俗事象进行剖析,可为进一步揭示这一民俗事象更深层的建筑关学价值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4.
黄宾虹从笔墨中找到中国画发展创新的途径 ,穷其一生研究用笔用墨的方法规律 ,然而他透过笔墨的表面现象 ,看到了“笔墨精神”及笔墨精神所表达的自然生命节律与神韵之内美 ,这只是黄宾虹笔墨价值所昭示的一个方面。他绘画的全部内涵通过作品本身的笔墨建构来实现。它不靠诗文题跋的想象与补充 ,画就是画本身笔墨之间的种种构成关系 ,也就是从自然中悟得的种种感觉与内美。将绘画还原给“视觉器官”回归到艺术本体 ,可谓在董其昌之后对绘画本体的开拓作了又一次总结 ,从而将传统文人画推进到一个可与现代审美要求相衔接的新阶段 ,这对开启未来绘画创新有着重要意义。黄宾虹的笔墨价值还在于它在东方文化背景上不期然地与西方文化取得了某种“交汇” ,使中国绘画在自身演进中与西方现代绘画形成某种暗合 ,与西方抽象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85.
浅谈数学美     
数学美体现在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中,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文章就数学中所体现的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统一美作一简单阐述,揭示数学美的内涵,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6.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真”范畴,主要属于价值论范围,不同于西方侧重于认识论领域的“真”。实际上,在认识论、价值率和审美领域存在真、善、美的问题,真、善、美三者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87.
超越与境界问题是人的生命存在范畴中的问题,精神超越性是审美的根本特质,人只有超然于实践活动的特定视界才可能从其整个生命所全面关涉的世界中“来领会自身”,才可能进入到精神超越乃至审美超越的境界中去;然而,不能忽略了超越性赖以发生的物质性、功利性、个体性以及主客体关系等现实性基础,人的生命境界问题答案的给出,境界论美学的当代性建构,必须奠基于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现实性、超越性全面深入的考察与体悟之上。  相似文献   
88.
形式美育在文学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美育即审美教育,形式美是美的对象在形式方面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形式美育是通过对形式美的感受以及形式美特征和规律的理性把握,培养美的感受和创造能力。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进行形式美育的最佳示范。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从形式入手,能够更为方便地把握作品,得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9.
自20世纪50年代起,白盾先生就开始了对《红楼梦》的研究,至今已50余年,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见解和研究体系。以白盾先生的研究著作《红楼梦新评》、《红楼梦研究史论》、《名家解读红楼梦——悟红论稿》、《红楼争鸣二百年》及其相关论文为研究资料和对象,从审美系列主题、原作家与续作家的评价、人物品评、就脂论脂与就程论程等四个方面解读白盾先生在《红楼梦》研究中的审美体系以及所体现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90.
作为一个政治失意、然而睿智圆通的知识分子 ,苏轼的一生是超越自我、超越困苦、对自由孜孜以求的一生。在“大我”与“小我”方面 ,他坚持“大我之利” ,表现了其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 ;在“从众”与“从己”方面 ,他独立特行 ,力排众议 ,不随波逐流 ;在“悲观”与“乐观”方面 ,他对个人得失不以为怀 ,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