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056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16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41.
《亮剑》已然掀起了新一轮的军旅文学的热湖。对该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可见其较建国以后的战争小说在审美模式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其新质主要体现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文章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42.
论孔子士人美学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审美文化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士人美学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士”的理论标准,士人的美学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初步形成,文章阐述了孔子审美思想论士人美学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43.
康德哲学为18世纪的现象学。康德把我思的过程转换成我直观的过程,将人与宇宙论的关系,人依赖于客体思维的过程转换成了客体依赖于主体的直观而得到揭示。世界开始立于我的外直观的空间感与内直观的时间感中,主体性的对峙开始得到根本性的建立。从此世界本体是什么的前康德问题转换成:我的直观为世界立法的后康德问题。  相似文献   
944.
中西方关学的起源过程是十分相同的。作为关学的具体内容,中西方均有着各自丰厚的发展。当今随着文化流通的膨涨发展,关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不同地区与国家的关学形式,作为关学的内容,在相互融合、借鉴、补充,从而达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45.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文学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境遇也是如此。这与消费社会、学者的研究倾向、教师不能适应受众需要有关。走出困局,应该重新确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品格,建立在读者需要的文学审美教学内容体系,辅以文学史的教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品格定位。  相似文献   
946.
刘绍军的《黑草屋》以醒世者的孤独与超越,表达了灵魂安顿的主旋律,这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尤其难能可贵。《黑草屋》以其感发力与思致力的统一形成特有的美学品质,既具备感性的生动性,又不乏思辨的深邃性;既直面日常生活,又不乏文化蕴含。其与情感内涵相适应,在艺术上表现出对中国诗歌传统自觉的借鉴与突破。  相似文献   
947.
作为公共课、选修课的美学的子学科和文学艺术欣赏类的各门课程是实施大学美育的主要途径,而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审美实践主要是艺术教育。这些课程的目的不是传授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是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发展。在具体艺术教育中,美育与德育有联系。但不能片面的将美育放在从属于德育的地位;美育中的审关实践不能简单理解成“鉴赏”,而忽视实践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948.
通过体育和艺术原始形态的研究,探寻体育和艺术的起源并发现体育和艺术是一对"孪生兄妹"。  相似文献   
949.
深居中国乌蒙山区的六枝梭嘎长角苗,原始、古朴、独特的文化习俗通过生态博物馆建设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与保护。脆弱生态本底里,世居民族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社会、生命三个维度的生态美学价值,在长角苗活态的原生文化中充分彰显。文章以长角苗的文化色彩为研究载体,探寻蕴藏于生态、生存、身体中生命美学的价值韵意,实现民族文化科学传承。  相似文献   
950.
This paper deals with forms of communication aiming at a better informed public or publics. The main idea is that democratic societies are dependent on toleration of a plurality of publics, and simultaneously there is a nee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publics. The ethos underlying this assumption is that democracy requires a transcendence of subjective conditions in order for the public(s) to gain legitimacy and recognition of opinions. Validity of opinions presupposes a public aspect that is available through communication. More specifically, the validity in question is obtained through its claim on universality – i.e. the transcendence of purely private subjective conditions. This kind of validity is found in reflective judgment or enlarged thinking, as displayed in Kant’s third critique.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it is discussed how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internet may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facilitate modes of communication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articularity at work in reflective thinking. Storytelling technologies and virtual realities ar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n envisaging how this might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