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8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39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新安理学的盛衰始终,除了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外部原因外,还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主要表现为新安理学初始即具有的对朱子学尤其是朱熹本人的尊崇以致于迷信。这一内在原因,深刻地引导、规定和制约着新安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同样身为新安学者的戴震,以“志存闻道”为治学旨归,并通过考据学方法,揭示了程朱理学援引老庄、释氏诠释儒学经典的实质,以及因此对儒家思想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从而在根本上颠覆了程朱理学接续孔孟道统的传统观念,消解了新安理学得以成立的思想理论依据,新安理学因此而告终结。  相似文献   
72.
目录学正名     
目录学有目录学与校雠学两个称谓,从刘向刘歆父子的目录学事业以及目录学的学科发展史考察,目录学仍应该称为目录学,以校雠学来称目录学是不恰当的.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其中还有深层的原因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73.
"二安"词:婉约与豪放词宗的心灵悲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与辛弃疾分别为南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作家,虽然两人的词作在风格和精神上呈现不同的风貌,但二人在表现自我、运用典故、抒写真情、艺术构思诸多方面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相似文献   
74.
刘勰非常注重语音修辞。《文心雕龙》是由协调声调而结构成的“声文”。其各篇的声调以整齐匀称为主,低昂曲折为辅。刘勰从不同中求协调,多样中求整齐,使文章里的声调在错综变化中,高妙自然,摇曳多姿。《文心雕龙》中声调的结构模式及其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齐梁时期骈文创作的典范,是此时声律理论的完美实践者。  相似文献   
75.
新桂系与蒋介石在中华民国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新桂系与蒋介石在早期的历史活动中还是起了一定进步作用的。弄清他们在早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对于正确评价他们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北伐时期蒋桂关系合作是主流,但彼此的利益不同,矛盾也在逐渐积累。  相似文献   
76.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以多样的风格和“以文为词”的写作手法扬名于词坛。该文从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等方面探寻庄子对辛弃疾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心雕龙》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极高地位。它在《辨骚》、《诠赋》等十四篇中论及了贾谊及其文学创作。总的看来,刘勰对贾谊的文学创作和体性才情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主要涉及到贾谊的赋、政论散文、才略。同时。刘勰对贾谊文学创作的不足之处也给予了指正。  相似文献   
78.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并实践着抗金保宋的志向,这源自他的"补天"情结,同时,"补天"情结也影响并成就了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了解这一情结形成的原因和辛弃疾为此所做的努力和实践,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辛弃疾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79.
文学作品总是有意无意地透露着那个时代的一些文化现象。作为志人小说的《世说新语》实际上也是魏晋文化具体而微的一部百科全书。从当时人的言谈举止以及生活琐事中,我们可以窥视到在严格的等级门第婚的外壳下,蕴藏着宽泛而自由的婚姻实质。与此相关联的婚姻中奇特的文化现象——妒性发达,更让我们深思这一时期女性地位的“名高实低”。  相似文献   
80.
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当代中国民族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发展水平,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问题上的深刻反映,发展是新疆做好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关键,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构建和谐新疆的前提,没有社会政治稳定,就没有和谐新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