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3525篇
科学研究   260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18篇
综合类   13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当前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在备受赞赏的同时也屡被质疑。至于原因,恐怕还是“人究竟是怎么学习的,怎样才能促进有效学习?”这一根本性问题依然未得到彻底解决。该文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谈起,剖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然后仔细梳理了学习科学的发生、发展和研究现状,指出脑科学与学习、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和技术增强的学习等学习科学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152.
通过大数据学习分析模型,能够深入探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情境,发现学习规律,根据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能力为其提供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本研究综述了大数据的内涵及应用,从微观视角提出了大数据之“大”,不在于其表象的“大容量”,而在于分析数据的全面性和潜在的“大价值”。基于大数据分析,从数据与环境(What)、关益者(Who)、方法(How)和目标(Why)等4个维度构建个性化自适应在线学习分析模型。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为例,从基于大数据个性化自适应的学习过程结构、学习过程可视化及学习效果实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学生学习行为与知识掌握的数据分析,能够推荐合理的学习路径与恰当难度的学习资源,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及时准确的反馈,提供个性化服务干预,有利于促进教与学。  相似文献   
153.
EJS是一种基于现代教学思想的新型教学软件,其特点是创作过程简单、自动生成代码,界面友好,使学生可以利用特定的可视化模型来学习具体、抽象的概念,并在自己探究、理解、证明的基础上记忆,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目的。该文以中学物理教学为例介绍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基于EJS支持下的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和学生开展探究的关键点,并进行实证了分析和反思。基于EJS支持的物理探究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4.
翻转课堂自2012年被引入中国以来,在学者、教师、家长中引起不同反响。该文从与相关人群针对“翻转课堂”的访谈及相关文献研究入手,基于教育外界的Gartner技术炒作周期曲线(Hype Cycle)观察近年在国内中小学翻转课堂的发展概貌,审思翻转课堂的定位、假设、技术和流程;在与国际上的同伴教学、混合式学习、国内的“先学后教”等相近教学模式的比较中揭示翻转课堂的核心和本质,辅以对翻转课堂技术要素的分析,认为翻转课堂属于一种微创新。旨在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对翻转课堂形成较为系统、冷静的认识提供借鉴,该文分析了翻转课堂的优势和局限,提出了模式适用范围、学习动机保持、教师基本素养、技术应用及课程体制等实践策略,以推动翻转课堂有效应用。在教师基本素养部分特别建议借助布卢姆(B·S·Bloom)认知目标分类学,根据认知规律和学生认知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归类,以便在恰当的时机恰当地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5.
莫言不仅继承、发展了中国文学的历史传统,而且借鉴了西方作家、学者的创作与研究成果。他在小说中大量使用富有强烈代入感的实体隐喻尤其是身体隐喻,以及雅俗相济的口语化语言,准确而形象地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感受,使其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6.
本文针对当前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出应促进自主内化学习。认为自主内化学习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事半功倍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重点是"自主",核心在"内化"。自主内化学习就是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把爱学习的态度、会学习的习惯、能学习的能力内化于心,实践于行,从而沉淀为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57.
英文报刊阅读课程主要针对学生的阅读、翻译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形成性评价运用于英文报刊阅读课程中,可以通过跟踪学习过程有效整合语言知识技能目标、文化目标和人文素养目标三者的达成度评价,这样不仅能够弥补以书面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的不足,而且也有利于充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学实践证明,在英文报刊阅读教学中采用教师观察、自评互评、学习档案、访谈等形成性评价手段,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优势,提升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英文报刊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8.
Two experiments investigated the whole number bias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fraction magnitudes with adults. A fraction magnitude comparison task was used where half of the comparisons were consistent with whole number ordering and the other half were not. Distance effects were found in Experiment 1 indicating that participants were compar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whole fraction rather than just the parts. However, accuracy and response time also depended on the comparisons' consistency with whole number ordering. Experiment 2 manipulat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raction pairs and showed that the whole number effect was strongest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raction pairs was very smal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ven skilled adults do not always have direct access to a fraction's magnitude on the number line. When the magnitudes are especially close together, adults may rely on alternative implicit or explicit strategies, such as examining the whole number parts, to evaluate the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159.
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深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到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文章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本内容、两者共同的理论基础角度,分析论述这两种学习模式可整合应用于英语教学。同时提出,自主学习中的个体性、独立性与合作学习中的互赖性、社交性可能存在矛盾的质疑。通过教学实验,调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水平,得出学生两种学习能力不存在矛盾并且呈现中等正相关性。这两种学习能力实为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并可结合应用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0.
Abstract

Purpose: 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and contribute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that connect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networks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o elements of the mainstream agricultural regime. Drawing on the innovations and transition literature, the paper frames the analysis around niche-regime interaction using the notion of niche-regime compatibility.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17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Network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LINSA)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food production, non-food and rural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In line with the project's transdisciplinary approach data were collected in a series of participatory workshops.

Findings: Five modes of LINSA-regime interaction a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compatibility. The level of LINSA-regime compatibility influences the extent of the diffusion of LINSA ideas and practices into the regime. However, interaction processes within these modes reveal multiple and diverse connections between LINSA and regime entities suggesting a more complex relationship exist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 range of connecting processes and activities (for example, certification, exemption from regulation, facilitation of networking) can bring about effective LINSA-regime interaction and could be externally supported.

Originality/Valu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17 case studies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rom a number of different contexts across Europe. By directing analysis of interaction at the level of LINSA (niche project), rather than at the macro level, the study offers an original perspective. It suggests that the transition to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ight be understood as a complex of interactive processes leading to a series of adaptive changes, rather than as regime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