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5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5994篇
科学研究   9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33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作为诗歌新形式,网络诗歌的内在诗性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其审美取向与传统诗歌审美偏好出现错位与偏离.网络诗歌审美表现出的拒绝抒情传统、削平诗意表达深度、异化诗歌传统功能等新表征导致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审美之间出现抒情错位、表达错位和功能错位等现象.促使错位弥合的构想之一是大力倡导网络现代禅诗的创作与研究,这不仅有助于规范网络...  相似文献   
92.
孙犁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具有独到见解的编辑家.其独到见解主要体现在:一、主张办刊要小而精,以发现新人培养新人为办刊方向;二、提出了编辑要成为"杂家"的论说;三、倡导编辑既做编辑,也是作者;四,对作者的原稿,可改可不改者,不改;可删可不删者,不删.不代作者作文章.多少年来,人们只谈孙犁的文学成就,却很少论及他的编辑实践活动.其实,孙犁的编辑实践活动,自始至终伴随着他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可以说,编辑工作是孙犁文学创作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3.
汉人享乐观念与汉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追求世俗享乐的风气流行于社会上下,"乐"字因此成为汉诗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字眼.汉诗对衣、食、住、行、游艺、两性等众多生活领域的描写都体现出汉人的享乐观念,此观念大致可分为知足型和奢侈型两类,并存在着滋蔓、强化和延伸现象.从享乐观念的新视角去作考察,汉代诗歌别有一番天地.  相似文献   
94.
李贽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李贽对人才的标准、识人、用人等几个方面都有论述,他将"总足办事"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他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思想有其合理性,对今天识人、用人仍不失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
在天地万物都休息的漫漫长夜中,女词人李清照用女性特有的敏感的心灵体会着暗夜里发生的种种波动。《全宋词》中共收易安词47首(除去断句和存目词),其中一半以上都与夜有关,整个漱玉词也因此弥漫着浓浓的夜晚氛围。本文试图从李清照黄昏的触绪纷来、夜色的帘幕效应以及夜词中的无言与诉说等角度分析李清照夜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20世纪初,来自各界的日本学者怀着不同的目的,对海南黎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向日本占领军提出了制定黎族政策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被占领军当局所吸纳。但从占领期间侵琼日军的种种恶行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7.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不仅对六朝文学遗风进行了批判,而且在实践创作中进行了文学变革,并形成了自己的创作论,发唐诗之始音。  相似文献   
98.
徽州多名宗大族。宗族活动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考察徽州的宗族,其实就是考察徽州社会。以清末民初祁门西乡云村捐监生李邦福杂记手稿为中心,对李氏世荣堂宗族活动的粗浅研究,以期由个案资料的挖掘为更深层次的共性研究提供些微参考。  相似文献   
99.
李塨是清初卓越的教育思想家,他力图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教育体制,并进而将这种思想诉求贯穿于他所倡导的教育方法之中。李在批判汉至明代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习动、习行的教育方法以及自发互动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00.
从译者的主体间性看,庞德将译者主体与原作客体的交往,转换为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赞助人、译者与其他译者的主体间性交往;从译作的文本间性看,庞德的翻译并不拘泥于原文,而是文本的重构,他所完成的是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译文与引文的文本间性对话.庞德的汉诗英译,无论是在翻译史上,还是在文化交流史上,都堪称同性互动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