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2653篇
科学研究   102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84篇
综合类   22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影片《泥鳅也是鱼》运用充满能指意味的影像语言,生动地诠释了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的生命意志理论。同时,影片认为艺术和禁欲并非救赎苦难的良方,似水温情才是这群风雨飘摇中的民工赖以寄托希望的美丽港湾。  相似文献   
52.
摄影文学还是文学摄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摄影文学讨论中所谓“摄影”、“文学”诸元素经“审美复合”已产生新质的观点值得商榷。因为摄影文学作品中“摄影”是目的 ,是主体 ,“文学”是工具 ,是附庸。它们根本未能化合 ,仍是两张皮。据此 ,“摄影文学”宜更名“文学摄影”。  相似文献   
53.
弗雷格、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指称理论以及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 ,说明了分析哲学具有一种实在的、“物”的认识的基础 ,后现代主义则使语言与物的界限消解了。但从逻辑上看 ,这种基础也是后现代主义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同时也是它所要超越的对象  相似文献   
54.
创建学习型企业,首先要求企业必须认识学习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促成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在内的全员学习,并做好即时学习与终身学习、形式学习与实质学习、灌输学习与讨论学习、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等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55.
针对石家庄市居民休闲度假的新需求,在分析石家庄市郊自然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环城旅游休闲带综合开发"设想:遵循规划先行、注重生态、形成规模的原则,突出崇高美、幽美、贴近自然、文化点缀的审美风格,进行各具特色的区域开发。  相似文献   
56.
大学校园中流行的非主流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显性文化,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在其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美学教育工作者应全面反思过去美学教学中存在的诸种问题,积极探寻美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使学生能通过美学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以应对非主流文化的各种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7.
审美是感性的身体话语,而制度则带有外在和强加的色彩,二者本应是矛盾的。然而,一旦它们结合起来,彼此原本的独立身份便暧昧不清,这也正是这一概念的优势所在:潜在于"审美"中的"制度"令人无所察觉,而形成了"制度"的"审美"则更易于确证自身。因此"审美制度研究"便成为一个反思的起点,引导我们从"审美"研究转向"审—审美"研究。  相似文献   
58.
《审美制度问题研究》反思了两种美学传统,提出了新的美学命题,尝试新的美学形态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重新思考现有的美学形态和美学问题,整合现有的研究资源,对于人们重新思考美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推进了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
审美历史维度的乡土美学并非古典美学——现代美学——后现代美学三大美学形态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继承,而是中国现代性背景下的美学体系的重建,是在三种美学形态交织下的知识分子立场的批判乡土、知识分子立场的诗性乡土和农民立场的现实乡土,这三个维度,是乡土美学历史意义上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60.
钱理群先生秉着"作家的文学史研究"这一多向、多维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曹禺及其戏剧作品作了一次"心灵史"的精神巡礼。其批评措语中存在一些错谬及疏漏处,作为批评的批评,对其中的一些缺欠问题进行探源性的思考和驳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