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799篇
科学研究   6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如何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记忆具体的信息,而是上升到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以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第二人生游戏为例,说明了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求解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82.
余华在《活着》中用平静的语调向读者讲述了富贵的坎坷人生故事,从叙事内容到作品内涵都表现出一种坚强而又孤独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生命价值和目的的全新认识、对苦难的正视与超越等方面。这种独特的生命意识,从哲学层面来看是一种积极面对生存,沉着应付苦难,坦然面对死亡的人生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家从终极意义上对人的生存悲剧和生存宿命的探寻与超越。  相似文献   
83.
吉凶悔厉之类的占断之辞本身并无人生智慧,但《易经》编订者通过对各种占断之辞出现比率的合理分布,以及它们出现语境的恰当限定,表达了其对人生世事的深切感悟和价值评判,从而启人心智,引导人们避凶就吉,去恶从善。因此,《易经》占断之辞蕴藏着深长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84.
王晓雁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1):15-16,73
张爱玲的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她以冷峻客观的写作态度抒写了丰富而悲凉的个体生命体验,真实地记录了战争状态下人的生存境况和心理活动,表现了对人类文明和人生理想的失望,其独特的审美意境具有现代小说的特质。  相似文献   
85.
锡伯族民歌在锡伯族人的一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从出生到离开人世,我们都能找到民歌的影子,它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6.
周记,是沟通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周记,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提出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疑问与困惑;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批语、回复提问等方式,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和帮助学生处理遇到的人生困惑。  相似文献   
87.
文章通过分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例,从导致中西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来探讨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只有深刻理解并恰当表达深层文化信息,完成文化传递的任务,才能保证文学名著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88.
周作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关注“人的文学”的作家,也是最早关注儿童文学的作家.他的创作虽然以散文见长,但也有少量新诗存世,其中《过去的生命》为周作人创作中唯一的一本白话诗集.这些诗篇大多与儿童相关,并从更为诗性的层面将周作人对儿童问题的发现和情感思考结合起来,是他的人的文学思想在具体对象里的延伸.  相似文献   
89.
黄新渠先生是四川翻译界的杰出代表,擅长于中英古典和现代文学作品的英汉互译,在全国翻译界颇具影响。通过研究分析黄新渠的诗歌翻译代表作《生命的礼赞》,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原则"角度去欣赏翻译家黄新渠的诗歌翻译,将有助于从审美意识方面了解黄新渠,以期促进诗歌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90.
Using 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CPM), this study analyzed Emergency Healthcare Providers (EHP; i.e., Emergency Room Nurses, Paramedics,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 etc.) frequent experience of witnessing death, the dying processes, and regular involvement at the end-of-life. Twenty interviews from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offered accounts of witnessing the death of a patient, communicating with the patient’s families, coworkers, and personal networks. The first research question explored the population’s normalization of death and changed outlook of dying. This population sees death and dying in real-time and must disconnect at the moment from their emotions to do their jobs. The second research question focused on preparing patient families for death, coping with coworkers, and protecting personal networks. In communicating with patient families, EHP educates/answers questions, advocate for families to be present during life-saving procedures and offer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fort. In talking with coworkers, EHP copes with reassuring skill competency and offering emotional social support. Lastly, in communicating with their networks, EHP struggle with discussing emotions and event details in a protective function. From these results,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communicating about death regularly are offered through a CPM len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help the general population deal with death a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