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52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的林非创作的散文 ,视野开阔 ,题材广泛 ,体式多样 ,思力深厚 ,以其充沛的人文激情、深切的人文情思、宽广的人文关怀和美好的人文理想构成创作的基调。林非散文记事简洁明了 ,抒情娓娓动人 ,议论剀切详明 ,写景清新明丽 ,表达平易自然 ,笔触细致严谨 ,语调温和亲切 ,意趣清朗隽永 ,文字优美流畅 ,知识含量丰厚 ,显示出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2.
《京华烟云》讲述了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四十年间,北京城中曾、姚、牛三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姚木兰是作家林语堂极为推崇的角色,有着传奇经历的木兰集多重角色于一身:中西文化的宠儿、虔诚的道家女儿、标准的贤妻良母,可谓新时代的完美女性。通过探寻木兰之美,可以感悟到林语堂先生的人生观,同时联系林语堂先生的个人经历,还能得出其成因。  相似文献   
163.
通过对一个鲜活的新疆汉语方言民间故事文本《林则徐和伯锡尔》的全方位语言学解读,生动地展示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与语法方面细节性的特点,是本文在方法论层面上有意识的探索。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这一文本的语言学描述,为新疆民间文学进一步的文学研究和文化学的研究提供可信的语言学依据。文中大量的同样来自新疆民间故事的书证材料,则为结论的信度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4.
从词心和审美心理两个角度解读《石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和作者的心路历程。就词心而言,《石林词》表现出明显的功业思想、落寞况味、厚谊重情和特殊人物崇尚;就审美心理而言,《石林词》则渗透出浓郁的崇大、尚气、醉吟、庄禅意趣等倾向。  相似文献   
165.
文章以林则徐的流放诗为依据,对林则徐在流放期间心态调适之途径进行了探讨。向朋友倾诉、关切他人忧患、知恩感恩情怀、勇于承担责任、忧国忧民的大爱等是林则徐丰富情感的表现,是他调适平衡、淡化个人忧愁、成就人生辉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少林武术的习练、气功、技击以及武术精神境界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少林武术文化对道家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7.
林纤的女权意识,典型地表现出维新派人士文化观念新旧杂陈的特点.他一方面支持兴女学、倡女权,另一方面又提醒女性在婚恋中要"律之以礼".林纾所说的"礼"固然未可全盘否定,但其中确有一些明显的属于封建礼教的内容.唯其如此,在涉及妇女解放的诸多问题上林纾与五四新文化派之间均形成了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8.
纵观林怀民的现代舞作品,不难发现"传统"二字是其精髓。从中国符号到中国意象,从历史、现实到回归身体,林怀民不断地变换着对传统的言说方式,但不变的是他对传统的永恒追求。从创作、训练、作品三个环节来分析,可以看出他对人生、对传统文化的体悟,以及现代舞也可以如此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9.
贺麟以复兴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各种文化观予以批判性反思:从哲学意义的视角寻求文化体用关系的形上本原,分析论证文化体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体用合一"的文化观及实现体用合一的原则,并从实效性的角度制定出对待西方文化的指针。  相似文献   
170.
马殿甲,回族,河南邓州人,清嘉庆武状元,在镇压天理教林清起义和陕甘宁回民起义、协助清政府整顿吏治等活动中得到清廷褒奖并升职;后奉命平定伊斯兰教封建贵族张格尔在新疆发动的叛乱,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839年调任广东提督后,在反对鸦片走私和英军侵略方面更是力撑危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